解碼街鎮∣從“一口飯”爭論到“一攬子”細化-新華網
2025 08/15 21:46:55
來源:新華網

解碼街鎮∣從“一口飯”爭論到“一攬子”細化

字體:

  新華網上海8月15日電(朱翃 俞快)在社區食堂就餐,米飯不夠吃,加一口米飯要收費1.5元,是否合適?8月5日,“2025夏令熱線·區長訪談”節目中,63歲的盧先生來電反映了一個讓自己有些不滿的問題。

  飯量多少,因人而異,本是個眾口難調的問題。但基層無小事、民以食為天,事關居民每天的就餐,該怎麼解決呢?事發十天后,“解碼街鎮”欄目來到南京東路街道社區食堂,對後續情況一探究竟。

  社區食堂,需求與浪費如何平衡?

  8月14日中午11點許,記者在南京東路社區食堂內看到,已經有不少老人在就餐了,熱鬧卻也有序。食堂大約300平方米的面積,可同時容納50人堂食就餐。

  

  食堂運營方“蘇河之眸”負責人王穎介紹:“我們食堂自2023年8月起營業,定位就是為社區居民和周邊企業員工提供就餐服務的。針對社區老人,套餐種類從每份10元至20元不等,一直都附送七兩米飯的量,不夠還可以加。”

  而早在盧先生電話投訴幾個月前,他們就被部分市民投訴過。“覺得我們給七兩米飯太多了,不少老人吃不掉很浪費,還有部分老人把剩下的飯菜打包了去喂流浪貓狗,給周邊環境也帶來了影響。”王穎説。

  因此,食堂運營方經過徵求意見、會議討論後調整了方案,即7月中旬起,在套餐內仍附贈一碗定量米飯(350克,7兩,相當於正常老年人兩頓飯量);如需加量或打包帶走,可單獨購買米飯,價格為1.5元/碗(老年人享受85折優惠,1.3元/碗)。

  “接到盧先生的投訴,一開始我們有些‘頭大’,甚至還有點委屈。有人覺得米飯給多了浪費,投訴我們;又有人覺得米飯不夠,加飯要額外收費投訴我們。似乎怎麼做都不對,都沒做好。”南京東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鄭瑩説,“經過認真復盤,我們認識到,正因為飯量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更精細化的標準和服務,在有基礎標準的前提下,也要保持一點彈性和靈活度,才能更好地服務周邊居民。”

  

  居民提意見,團隊出方案

  鄭瑩介紹説,8月6日,他們團隊就主動找到了盧先生,溝通此事。“盧老先生塊頭很大,加之平時經常運動健身,一頓飯吃七兩米飯還真是正常需求。”鄭瑩道,“除了飯量問題外,他還給我們提了不少好的建議,比如夏天就餐能否提供一份綠豆湯、銀耳羹之類的消暑飲品,菜品種類能否應季調整,增加面檔等,我們也都聽取了,有些已經落實了。”

  

  如今,南京東路社區食堂又再度調整方案,滿足了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對於堂食飯量較大的社區居民,堂食加飯不再額外收費,確保大家能吃飽吃好;對於外帶、打包的,仍維持原來的標準。

  當天中午,新華網在食堂隨機採訪了幾位用餐者。正在堂食的楊先生,是一位在附近工作的白領。他説:“我經常來這裡吃,覺得挺不錯的。單位食堂排隊比較長、菜品油鹽重口,而這裡的菜品新鮮,葷素搭配也好,吃得實惠又健康。”

  在食堂就餐兩年多的徐阿姨也對這份“實惠”深有體會:“社區食堂開業以來,我幾乎天天來這裡吃,這裡的飯菜價格比外面便宜不少;也不用自己去菜市場買菜做飯了,省了不少事,感覺輕鬆很多。”

  用百姓視角觀察 做“一攬子”細化

  藉&盧先生發問的這個機會,街道辦和食堂運營方又做了不少服務的細化和提升。

  食堂工作人員陳傑介紹説,由於中午時間社區老人就餐多在11點左右,食堂推出的菜品偏本幫菜,飯菜偏軟乎些、清淡些,蔬菜品種多一些;而12點左右白領就餐高峰期,菜品魚肉蛋的比例更高,口味也更多樣化。再比如,針對一些老人胃口較小,提供“半分菜品”的售賣,讓大家吃得品種更豐富。“我們還計劃針對大家比較喜歡的麵食,在國慶前後推出面檔,提供麵條、餛飩等品類。”陳傑説。

  

  此外,“一攬子”細化措施還包括:街道還募集周邊社區經常在食堂用餐的15位居民,作為“膳食體驗館”,定期聽取居民在菜品口味、衞生保潔、窗口服務等方面的意見;結合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提供特色食品(月餅、粽子、糕點)的預訂和出售等。

  “一口飯”的爭論,帶來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變化。

  這些改進措施居民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常來就餐的周老伯笑着説:“這個食堂的管理真不錯。之前的菜口味有點偏鹹偏辣,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來説,吃着不太舒服。現在經過調整後,菜色不僅更健康時尚了,也很符合我們居民的口味。而且服務越來越好,工作人員臉上的笑容更多了,我們也感到很開心。”

  從“一口飯”的爭論,到一攬子方案的細化,體現的正是上海基層“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宗旨理念和“繡花精神”的工作實踐。正如黃浦區區長徐惠麗談到的,“老百姓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一口飯’吃的不僅僅是加不加一塊五的問題,而是我們有沒有站在居民的角度,把提供服務與滿足需求更好地結合的問題。”(完)

【糾錯】 【責任編輯:史依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