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6月13日電(史依靈)6月11日,上海市靜安區召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新制定的《靜安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同步推出,共包含六大方面34項重點舉措。
上海市靜安區召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據悉,34項重點舉措中有11項是靜安提出的特色舉措,包含鼓勵民營企業開展高質量並購重組,加快“區塊鏈+金融”創新應用;提升民營經濟創新能級,培育創新型民營企業“雁陣”,構建國有民營協同發展格局;打造民營企業出海服務高地,加強優質民營品牌培育;打造“蘇河灣民營經濟會客廳”,加快市北高新“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建設等,力爭更好發揮靜安的稟賦優勢、培育未來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隨着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成效不斷顯現,靜安民營經濟規模不斷壯大、能級持續提升。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靜安民營經濟實現稅收佔全區稅收的近30%;截至2024年底,全區民營主體佔全區總量的近85%。
靜安區龍頭型民營企業寶尊集團自創立之初就扎根靜安。寶尊集團政府事務經理、直播黨支部書記顧曹男坦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政府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顧曹男舉例説,新推出的《實施方案》讓企業“定心”,政府相關部門能夠根據企業的行業屬性、經營規模等特徵,精準推送適合的惠企政策,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錯失政策紅利。
民營企業也是靜安創新的主力軍,截至2024年底,靜安區高新技術企業560家,其中,民營企業佔比近80%;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3家,民營企業佔比達85%;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民營企業佔比75%。圍繞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靜安以市北高新園區為主陣地,集聚了珍島信息、風語築、寶尊電商等一批創新特徵顯著的龍頭企業14家,佔全區總數的54%。依託全市首個大數據産業基地建設,市北高新園區吸引了以民營企業為主的數據智能企業700多家,包括合合信息等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形成了以“數據智能”見長的民營經濟集群。
隨着國家、上海市重大科創産業集聚區的相繼落地,靜安民營經濟的創新能級不斷提升。“數通鏈谷”國家區塊鏈應用示範區建設一年多來,企業數量增長幅度超300%,既有萬向、華為、螞蟻鏈等頭部民營企業,也有信醫科技、左岸芯慧等民營中堅力量;“視聽靜界”上海超高清産業集聚區揭牌半年多來,喜馬拉雅、萬生華態等民營龍頭企業相繼落地,“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加速形成;今年5月,“美創靜界”皮膚健康管理創新中心正式啟動,靜安區聯手歐萊雅中國、華山醫院、上海市皮膚病醫院,構建“政府+醫療科研機構+孵化公司”創新生態,打造了國有、外資、民營協同發展的示範樣板。
“借助上海和靜安的優勢,民營企業可以更好地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布局。”靜安區委書記鐘曉咏説。
依託“全球服務商計劃”,靜安匯聚了103家高能級專業服務機構,搭建了國際化的發展平台和鏈結全球的服務網絡。一方面,借助全球服務商理事會的平台優勢,民營專業服務機構的輻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聚焦民營企業“出海”服務,靜安推出了“一站式”出海服務平台,提供戰略諮詢、法律服務、組團策劃、海外合作對接等綜合性、集成式專業服務;同時,還成立了全球服務商“新出海學院”,通過專業課程、實踐項目等多樣化的培養方式,為民營企業拓寬出海知識圖譜,構建完善的“出海”服務生態圈。
“在靜安區的政策支持下,我們不僅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更在資源集聚、人才引進等方面獲得了全方位的支持。”思朗科技CFO曹霞説。
當日,新智科技、中圖半導體、康存數據、豌豆信息、京東壹零壹家居、卓遠方德半導體、喜大網絡、萬生華態等8家來自具身智能、區塊鏈、新零售、半導體、超高清視聽等重點領域的民營企業項目簽約落地靜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