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忠宇:抓一個“先”,立一個“穩”-新華網
2025 03/26 20:40:43
來源:新華網

對話李忠宇:抓一個“先”,立一個“穩”

字體:

新華網上海326日電(朱翃 黃安琪)324日,以“港澳&僑助力上海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相聚上海 共創未來”全球宣介會在滬舉行。宣介會通過政策宣介、項目路演和簽約、現場考察、商務洽談等,為港澳&僑生物醫藥領域專家、企業家來滬發展搭建合作平台,努力建設推進上海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的最大朋友圈。

相聚上海 共創未來

會議間隙,新華網採訪了恒峰生物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忠宇先生,就上海的生物醫藥發展與機遇、參與此次宣介會的感受等進行了對話。李忠宇談到,中國生物醫藥産業的發展非常快,讓業內對前景非常期待。發展抓一個“先”字,服務立一個“穩”字,將會給生物醫藥行業、特別是歸國人才和企業帶來裨益。

“這次回來,我深深地感覺到上海的生物醫藥産業,以我們去參觀的張江産業園為例,整體發展非常快,讓人很驚喜。”李忠宇開門見山地説道,“過去我們的藥品還是以仿製藥為主,但現在已經進入了創新藥研發的前沿,即便站在全球的視角來看,也是走得非常快的。不僅實現了自主研發的能力,而且還擁有比歐洲和美國更低的整體成本。”

在李忠宇看來,除了成本優勢外,我國還有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強大優勢。我國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發展,在全世界都是比較領先的,這對於在生物醫藥的研發、實驗等領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生物醫藥的研發,是國際化的競爭。誰先佔領了“高地”,誰就掌握了推動整個業態發展導向的“先手”。因此李忠宇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上海尤其要抓好一個“先”字訣。“我了解國內有兩個國家級的生命科學産業園,一個是北京的中關村,一個是我們上海的張江,一南一北,相得益彰。”李忠宇説,“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高地,要爭取先行先試的相關政策,這樣可以更快地産出新的藥物,可以做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從而可以早日把優質的藥物推向社會。這不僅僅是在造福老百姓,更是在全球研發領域搶佔高地和知識産權。”

上海在今年年初制定發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被稱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在市場准入、政策支持、勞動就業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面都明確了更加細化和高效的要求。對此李忠宇也是感受頗深。

“以這次全球宣介會來説,相關政府部門為港澳&僑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企業家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溝通以及合作洽談的平台,活動現場還特設了為僑服務、産業園區、平台機構三大專區,為大家提供涉僑政策、法律諮詢、投融資對接等定制化服務。可以説非常實在和貼心。”李忠宇説。

在李忠宇看來,上海的科研環境、金融要素等條件已相當不錯,已經成為很多海外科學家歸國科研、創業等主要選擇地之一。“同時,如何讓海外科學家、高層次人才回國發展能人盡其才,也是需要‘對症下藥’的。”李忠宇談到,例如對於風險的評估與把控,對於投融資等金融支持的耐心,對於歸國人才在本地生活的一些便利化訴求等。

當天很多與會嘉賓們&&,對於科學家、企業家來説,在核心業務上的“先”,是“矛”,決定了科研、事業能觸及的高度和主動權,而在支持保障方面的“穩”,是“盾”,決定了人才和企業能不能扎根,進而茁壯成長。“先”和“穩”是“矛”與“盾”,是發展的一體兩面,也是上海乃至中國行業、産業躋身國際一流的重要條件。

  “參加這次活動,通過交流和學習,我是充滿信心的,中國生物醫藥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李忠宇最後説。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