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街鎮 | 街鎮治理力報告(第五期)-新華網
2024 10/22 17:11:54
來源:新華網

解碼街鎮 | 街鎮治理力報告(第五期)

字體:

  專業技能一流的年輕人如何用AI賦能社區治理?從“一米高度”的兒童視角看社區治理會有哪些新想法?新就業群體又如何成為“流動哨兵”,編出基層治理的新“騎”跡......近期,項目組走訪發現,悄然出現的新力量為社區治理添上了生動的一筆。同時,“交房即交證”、“B+R停車場”等多類民生舉措的涌現,從小處着手切實解決了人民的急愁難盼;各個街道也不斷創新手段,為各地英才創造條件,敞開歡迎的大門。

  社區治理新力量

  社區治理生力軍,年輕人用出新招式

  利用數字技術製作“社區微地圖”,助力快遞精準配送;精心拍攝vlog宣傳社區文化;探索用AI技術賦能社區治理......近日,在楊浦區的定海路街道西白林寺第二居民區,一群專業技能出眾、社會資源豐富的青年“能人”,正在成為社區治理的生力軍。面對青年參與度不高、治理能力有限等問題,西二居民區制定了多階段目標,通過黨建引領,組織青年黨員、團員參與實踐活動,提升其社區治理熱情與能力。同時,建立“香樟南園青年加油站”,吸納轄區青年參與社區決策,形成了《文明養寵公約》《社區停車公約》等成果,社區矛盾明顯減少,生活更加有序。西二居民區還完善《志願服務管理制度》,激勵青年持續參與,多部門協同解決青年就業難題,讓他們更安心地投身社區治理。未來,西二居民區將繼續開展“雲端課程賦能”活動,豐富社區文化內涵,提升居民幸福感,營造友好美好的睦鄰氛圍。

  一米高度看城市,“童治理”開啟新角度

  在定海路街道,一場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微治理革命正在悄然發生。近日,街道攜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一米高度看城市”項目組、兩所學校,共同開展兒童參與式社區規劃實踐坊項目,讓兒童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孩子們身着彩色小馬甲,穿梭在小區內,用彩筆為植物繪製“名片”,製作植物地圖,還利用所學知識對社區基礎設施進行科學測量,為社區微改造貢獻“童治理”的青春力量。此外,街道還設置了“少先隊童治理實踐點”,引導學生居民深度參與社區治理,並策劃“一墻一冊一圖一團”等形式,匯聚更多“社區合夥人”。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更為社區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和創新,實現了社區微治理系統的“破壁”升級。定海路街道的這一探索,不僅為兒童創造了美好的成長環境,也為社區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就業群體:社區治理的‘騎’跡編織者

  在大橋街道互聯寶地黨群服務站有這樣一個“愛心加油站”。它不僅是騎手小哥們“充電飲水”的“歇腳地”,還是他們“讀書議事”的精神“加油站”。近日,楊浦區大橋街道黨工委不斷整合資源,組織騎手參加“巡迴體檢”服務項目、“交通安全”講座,精準解決從業人員工作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此外,為了讓“龐大卻又零散”的新就業群體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讓他們既擁有溫暖的“家”,又能有序參與城區的治理,街道還成立了以美團為主體的“兩新”組織應急增援隊伍,讓新就業群體從業人員化身為基層治理的流動“哨兵”。如今,在楊浦這個“最暖城區”,新就業群體不僅安居樂業,更在黨建引領下,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的參與,讓城市更加和諧美好,也讓社會治理更加生動有趣。

  多措並舉惠民生

  一手拿鑰匙、一手拿産證!寶山區探索創新“交房即交證”機制

  近日,在上海市寶山區,一新建商品房住宅項目的集中交房現場見證了寶山區首次探索創新的“交房即交證”機制。在這一機制下,業主在接收新房鑰匙的同時,也能立即獲得不動産權證。以往,交房與辦證不同步,購買了期房的消費者,一般需要兩年甚至更久才能拿到不動産權證,對子女入學、房屋贈與轉讓、抵押貸款等都造成影響。寶山區房管局通過細化服務流程,加強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聯動,協同推進多項手續辦理,確保了交房與拿證的無縫銜接,為業主在辦理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同時,“交房和交證零時差”也對開發企業提出了更規範化的要求,促使其重視房屋質量和服務,從而保障了購房者的權益,優化了營商環境。寶山區房管局&&,將始終緊盯“發展”和“民生”兩大主題,持續推廣這一模式,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讓百姓踏實買房,安心住房。

  博覽秀帶,景觀體驗帶,活力交織帶…楊浦濱江打造城市公共空間樣板

  從濱江欄杆的“銹跡斑駁”,到楊樹浦水廠外架起的親水棧橋,再到隨處可見的水管狀的路燈,楊浦濱江充滿了後工業時代的設計元素。作為中國近代化過程中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豐富的濱江工業遺産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得以重現風貌。五年來,楊浦濱江岸線凸顯工業美學和海派風貌的打卡點越來越多,各類便民服務設施越來越齊全、關注點越來越精細:不同高度的直飲水接水點、5.5公里設施無障礙貫通的楊浦濱江南段,“人人屋”內設立的人大代表&&點,每隔七八百米便可遇見的黨群服務站串珠成鏈,建議徵集二維碼和徵集信箱觸手可及……為了讓來者心動、觀者心悅、居者心怡,楊浦濱江統籌推進國家文物保護利用、兒童友好、公園城市、全域旅游、空間無障礙、在線新經濟生態園、低碳發展等示範區創建,探索人民生活的理想場景,着力提升人民城市建設的顯示度、感受度和參與度。

  為廣大“騎車族”省錢、省時、省力!寶山區B+R停車場“三年行動計劃”提前完成

  地鐵1號線寶安公路站的車站下方空間,高架道路立柱上設置有醒目的“B+R”停車場標識牌,引導騎車人來這裡找地方停車。“B+R”停車場中的“B+R”是“Bicycle + Rail Transit”的縮寫,意思是非機動車換乘軌道交通停車場,也稱為自行車換乘地鐵停車場。寶山區楊行鎮市容辦通過改造原先的機動車收費停車場,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安全、便捷、免費的非機動車停車解決方案。“綠色出行B+R”項目不僅解決了市民在軌道交通站點停車難的問題,還通過優化停車區域布局、增加停車位數量、提升停車效率,設置醒目的標識線和免費停車標識牌極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體驗,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市民出行的安全性。未來,“綠色出行B+R”項目將繼續擴大覆蓋範圍,致力於讓更多市民享受到綠色、便捷的出行方式,構建一個慢行空間和城市空間相融合的線貫通、點覆蓋、多層次的立體自行車區域網絡系統。

  創新舉措聚人才

  聚人才、興城區,普陀這裡助力打造人才聚集的逐夢寶地

  想象一下,走進一個社區,不僅有星級公寓+輕奢酒店的融合配套,還有智能家居設施、智能機器人送餐、寵物友好等服務,這就是普陀區為人才精心打造的“安享家”。近日,第五屆普陀區人才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聚智TOP”人才科創合作項目正是這場盛會的亮點之一。自項目啟動以來,智創TOP五星級人才公寓的入住率節節攀升,這裡不僅有融合海派風情與西式風格的文化藝術空間,還有健身房、自主洗衣設施、創意工坊、會議與宴會空間,讓人才留得住、願意留。桃浦雅辰悅居酒店還進行了創新實踐,聯動周邊商業和運動中心,為人才們提供了“居住+文娛+運動”的全方位體驗,豐富人才生活的同時也為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智創TOP的校企合作更是人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港大ICB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合作,不僅推動了産教融合,還為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普陀區,正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每一位有夢想的人才。

  閔行梅隴鎮啟動人才周活動,積極促進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融合”

  近日,力波1987創意園內,一場“隴聚英才,智鏈未來”的優化營商環境主體活動暨人才周開幕式在此舉辦。這裡,不僅是一場活動的舉辦地,更是創新協同的起點。閔行區梅隴鎮攜手鏈主企業,共同繪製高校供應鏈的新生態藍圖。在這裡,人才是掌舵的“鏈主”,“鏈主”是産業的集結號,産業則是人才的磁石,三者相互促進,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當前,梅隴鎮正在打造多元複合的城市功能,致力於打造“宜居宜商宜業”的城市空間;同時,配套當地豐富的教育和醫療資源,解決員工“上有老下有小”的後顧之憂。此次梅隴人才周為期5天,期間將舉辦創新創業打掃、微論壇、人才私享會等活動,邀請眾多知名企業家、春申金字塔高層次人才、青年英才齊聚一堂,聚焦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融合”,共議新質生産力發展前景。梅隴,正處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渴望人才,也更有條件吸引人才。

 “AI找人才,快了30倍!”行業專家齊聚靜安“梅園論劍”活動探討AI變革

  隨着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人力資源服務業。近期,以“顛覆還是創新——探討AI對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影響”為主題的第四季梅園論劍活動在靜安舉辦,AI技術憑藉高效精準的特點,短時間內即可完成簡歷篩選、崗位匹配與面試評估,提高招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時,AI催生新服務,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雲生集團入選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名單,人瑞人才的瑞智系統也大幅提升運營效率。智能HR系統、AI數字員工等技術層出不窮,助力行業創新。靜安區作為全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區首地,積極擁抱變革,園區內400多家機構廣泛應用先進技術,高新技術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紛紛涌現。靜安區人社局局長程蓓蕾&&,要順勢而為,用AI技術賦能行業。未來,靜安區將&&政策,鼓勵技術創新,加強人才數字化培養,推動行業轉型,促進人才流動,助力企業穩健發展,共創人力資源服務業智能化新篇章。

 

策劃:楊金志、胡昊

統籌:潘旭、徐劍

主編:朱翃、燕曉英

寫作:許超、師千行、陶芯艿、霍雨萱

內容分析:師千行、陶芯艿、霍雨萱

製作:區域新聞報道研究中心(新華網上海頻道、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