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頭煥新顏,看北外灘“文旅名片”的華麗蛻變-新華網
2024 10/02 11:20:20
來源:新華網

老碼頭煥新顏,看北外灘“文旅名片”的華麗蛻變

字體:

  新華網上海10月2日電(許超 黃文芳)上海北外灘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也是上海港重要裝卸區之一。歲月變遷,隨着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不斷推進,北外灘的功能逐步調整到金融貿易、旅游文化、生態生活的“頻道”上來。

  百年前,留法勤工儉學學子從北外灘匯山碼頭起航,睜眼看世界。如今,這裡華麗“變身”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成為展示上海航運文化的窗口。漫步在匯山碼頭附近的親水平台綠地,仿佛穿行在“城市森林”之中,一磚一瓦都助力北外灘“幸福加碼”。

  曾經的北外灘匯山地塊,以交通運輸、倉儲碼頭、工業企業為主,來往的都是大型卡車。數十年前,上海啟動“兩個中心”建設,以“打造北外灘航運服務集聚區”為目標,對匯山碼頭進行拆除重建,封閉的碼頭生産空間開始轉變為人人可達的濱水景觀帶。

  家住虹口的退休職工成蓮是北外灘“煥新顏”的見證者。“以前一天到晚轟隆隆,環境很差,沒事都不願意來這裡。現在‘老靈額’,我每天都願意和老朋友來這裡看一看,走一走。”他説。

  

  從老碼頭到新社區,走進嶄新的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東、西2個全國首創挖入式游艇內港池,臨江的摩天大樓,濱江綠地公園的珍惜樹種,濱江步道上的慢跑者……仿佛誤入魔都市中心的世外桃源。

  這一“變身記”的背後,離不開承建方中建港航局的精心建造。“為充分實現空間利用,我們創新打造了‘三防’型大型地下空間游艇港池,將游艇港池嵌入商業建築群之中和大型多層地下結構之上。”項目總工程師陳雨青介紹,北外灘空間規劃難度較大,需要立體化開發,為保證安全性,項目突出強調“防滲、防爆、防汛”的性能。

  

  

  別具特色的國航中心游艇港池水域總面積達到2.1萬平方米,船閘開啟即與黃浦江相連。建設過程中,中建港航局踐行節能節水的綠色要求,創新設計了垂直於河道佈置的游艇專用船閘和船閘的自循環輸水系統,將BIM技術運用在船閘全生命周期管理,成功解決了船閘輸水廊道複雜多曲面的異形模板設計和安裝等技術難題。

  “做有溫度的城市更新”,為進一步優化濱江環境,中建港航局與北外灘街道相關部門緊密合作,積極收集居民意見建議,聯動設計單位對項目及時進行優化調整,如濱江步道的材質選擇、欄杆設計、休息座椅樣式等,打造既美觀又實用的濱江空間。“我希望通過我們的雙手,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更宜居、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愜意和樂趣。”陳雨青説。

  

  立足於“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國家戰略高度,在各方努力下,北外灘匯山地塊已華麗蛻變,成為集商務辦公、人文活動和城市游憩於一體的高端濱水休閒旅游地。2022年,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華燈初上,波光瀲艷,內港港池建於一片現代建築群中,集聚老上海風情和新上海魅力的沿江景致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氣,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業餘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質和幸福感。(視頻:虞禮鋒 張千石 尹俊逸)

【糾錯】 【責任編輯: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