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館聯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科普動畫片《象之童話》-新華網
2024 08/12 08:10:48
來源:新華網

上海科技館聯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科普動畫片《象之童話》

字體:

  新華網上海8月12日電(記者陳愛平)在第十三個“世界大象日”之際,上海科技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4D動畫片《象之童話》10日晚間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四維影院點映,並預計今年9月在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式上映。

  《象之童話》是一部以亞洲象及國際生物多樣性為題材的科學童話,講述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一個小男孩與一頭小象的雨林冒險。

  項目啟動於2022年,影片製作歷時20個月,主創團隊投入了大量時間進行前期調研和策劃工作,並邀請中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國家林草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機構的多名專家擔任顧問。

  8月10日晚間,觀眾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四維影院觀看4D動畫片《象之童話》的點映。新華社發(上海科技館供圖)

  影片中的“小象毛毛”,以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裏的救助象“龍龍”為原型,項目組從多個角度還原了小象“龍龍”的特點和身世經歷:外形上茂盛的“前劉海式”胎毛是“龍龍”的獨特標誌,此外,動畫片裏小象的毛髮、皮膚的褶皺、腳趾“前五後四”,還有牙齒萌出的位置、腳底板的材質都準確逼真;影片中的“毛毛”是在摔倒時左後腿被藤蔓纏繞,現實中兩個月大的“龍龍”則因為左前足受傷被象群遺棄。

  影片中,小象與男孩相遇以及故事進行的重要場景地“大象食堂”,其原型是西雙版納動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關坪站涼水箐亞洲象食物源基地。影片通過三維動畫技術,逼真再現了熱帶雨林中的鳳蝶蘭、疊鞘石斛、蘭花螳螂、太陽鳥等典型生物,讓觀眾仿佛置身雨林之中,也回應了本片的重要主題之一“生物多樣性”。

  影片中小男孩昊昊的父親是一名護林員;現實中,關坪站的十幾位護林員每天穿梭在雨林中,保護着管理片區裏的動植物資源。“大象食堂”場景與“護林員爸爸”的日常工作,還原中國式“人象和諧”實踐方案。

  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科學童話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引導他們充滿好奇和嚮往地去了解世界。一部好的科學童話影片讓兒童和青少年輕鬆地找到興趣點,主動地去尋找與它相關的一切答案。科普場館是進行科學啟蒙的一個觸點,需要更多《象之童話》這樣的科學童話作品,讓進入科學的方式有趣夢幻。

  據悉,《象之童話》是上海科技館和上美影合作的第二個動畫項目。館方&&,雙方的合作是各自專業優勢的成功整合,上海科技館擁有完善領先的科普教育資源,而上美影以動畫藝術為硬核的科普知識披上了有趣好看的“戰衣”,期待未來能夠創作出更多可愛可信的科學童話動畫片,合力打造精品化、藝術化的科普動畫品牌。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