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暑假,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東關街道,每天早上八點半不到,總能看到不少帶着孩子的家長們絡繹不絕地趕往街道的黨群服務中心。在這裡,大學生志願者和專業任教老師組成的“帶娃天團”正等待着孩子們的到來。
“以前暑假是我們這些當父母最難熬的時間,我們要上班,孩子的去處就是個大問題。要麼只能讓孩子在家裏悶着,要麼就是上興趣班來回奔波,每年都讓人頭疼。”看著自家孩子跟着老師走進黨群服務中心的室內課堂,劉敏長吁了口氣,“現在好了,街道裏就有‘家門口’免費暑期托班,方便又放心。”
事實上,不止針對有帶娃難題的父母,伴隨着全區各鎮街黨群服務中心暑期功能的升級拓展,不少當地居民都成為了黨群服務中心的“忠實用戶”。“我們黨群服務中心一共有4層,根據功能區劃分,設置了便民服務中心、社工站、求是書房、黨建展廳、多功能室、健身房、舞蹈室、兒童游樂區等,不僅盤活了區域黨建聯建資源,還能實打實為居民提供便利。”東關街道有關負責人説。如今的黨群服務中心匯聚了科教文衛等不同資源,從多個方位滿足老百姓需求,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
被做成高鐵車廂模樣的無干擾免費自習室、全天候開放的“愛心託兒所”、裝備齊全的書法教室和舞蹈室……隨機翻開各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的建言獻策本,居民們的訴求被一一記錄在冊,並逐步落地。
73歲的宋安是黨群服務中心的老熟人。“就在家門口,走路不用五分鐘,每天吃過飯總要來這待一會兒,看看書,和老朋友們下下棋寫寫字,打發打發時間。今年這又新開了共享自習室和暑托班,每天帶着大孫子和小孫子一起過來,家裏人也放心。”宋安説,自家大孫子就在黨群服務中心的共享開放書吧備考研究生,小孫子則在服務中心童玩空間舉辦的暑期託管班上課,祖孫三人每天一起出發一起回家,幸福感始終朝夕洋溢。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堅持把黨群服務陣地作為&&服務黨員群眾的窗口樞紐,通過提升改造服務陣地、選優建強運維隊伍、多元參與社區治理等方式,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為黨員群眾“願意來、喜歡來、還想來”的“幸福空間”,搭建起與居民間“天天有感”的溝通橋梁。
“接下來,我們還會不斷整合資源,持續豐富陣地功能,延伸服務觸角,優化服務品質,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滿足需求,獲得服務。”上虞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未來還將針對老百姓的切身訴求,不斷迭代黨群服務中心“建管用”機制,織就一幅城市基層共建共治共融共享的“幸福畫卷”。(胡宇星 陸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