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7月21日電(史依靈)在20日舉辦的滁州市綠色食品産業推介暨名優農産品上海展銷對接會上,一種琥珀色的蒸谷米吸引了不少人關注。

安徽省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蒸谷米。新華網史依靈 攝
從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來滬推介的安徽省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張曼麗介紹,相比於普通精白米,食用蒸谷米後升糖速度較為緩慢。
這是因為稻穀原有的澱粉結構被優化重組。“這依賴於其獨特的處理工藝”, 張曼麗説,“公司耗時多年自研蒸谷米處理技術工藝及相關行業標準,與常規的處理工藝不同,蒸谷米需要經過5道工序,完整加工周期則需28天。
礙於渠道等因素,蒸谷米要被公眾熟知仍有漫長的一條路。張曼麗説,希望通過産銷會能夠拓寬蒸谷米的銷路。
當日,通過政府統籌、商會引領、市場發力,82家滁州名優特新農産品領軍企業牽線對接500多家國內外客商,共同促進雙向流動、融合發展。

滁州市綠色食品産業來滬推介。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菊花茶、大米、芡實、蔬菜、食用菌……安徽省滁州市水系發達,橫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是安徽省的農業大市,農産品品類多、産品特色鮮明,其中11個農産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産品認證。滁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勇介紹,滁州以區位交通、資源稟賦、産業&&、改革創新、營商環境的五大優勢,建起了品質糧食、健康畜牧、名優水産、精品果蔬、名特産品五大産業集群。“這五大優勢、五大版塊,為各位在滁州投資興業、商務合作,鋪設了更多發展賽道,提供了更多創富機會。”
“米麵油等大眾農産品,大家都知道在哪買,但一些滁州特有的特色農産品,存在‘買難’‘賣難’的局面,上海等城市居民想買卻找不到銷售點,滁州當地的農産品企業想賣卻推不出去。”張勇説,希望通過産銷對接會的形式讓大家知道滁州有這樣特別有地方特色的産品,也讓潛在的銷售商、批發商、經銷商能把我們的産品帶出去,銷售出去。
近年來,滁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機遇,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此次活動,旨在搭建‘滁字號’農産品的産銷對接&&。我們精心遴選了80余家農業經營主體的近300種名優産品,品類豐富、特色明顯、品質優良。”滁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超&&,通過這次推介活動,把最能代表滁州、最具滁州農業特色的一面,帶來了上海,展現給全世界。
“走千走萬,不如江淮兩岸,我們對家鄉懷有深厚的感情。”上海市滁州商會會長羅興剛介紹,為了幫助發展家鄉農産品産業,商會創意策劃,邀請家鄉企業來滬,與需求方直接對接。“通過這次活動,把滁州優質農産品銷往上海、銷往全國、銷往世界。”羅興剛説,希望這一産銷對接會成為具有品牌效應的合作&&,為壯大滁州的綠色食品産業、助推鄉村振興和促進農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
來自阿聯酋、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的客商認為,滁州優質特色農産品出口海外巿場潛力很大、可以豐富海外消費者餐桌。同時,滁州企業與國外企業探討農業技術和投資項目等的合作、促進國內外企業經貿合作。當日,經過前期溝通交流,一批滁州優質特色農産品企業與國內外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