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鋼琴獨奏音樂會走進社區
新華網上海10月15日電(史依靈)13日晚,宋思衡鋼琴日記獨奏音樂會在上海市靜安區文化館靜·劇場奏響,這次演出也是宋思衡首次走出音樂廳、走進區級文化館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
宋思衡鋼琴日記獨奏音樂會在上海市靜安區文化館奏響。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宋思衡是“80後”中頗有成就的鋼琴家、作曲家之一,屢獲多項國際鋼琴大賽獎項,他的琴聲在維也納音樂廳、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音樂廳、香港文化中心等舞&頻頻響起。
走進社區舉辦音樂會的宋思衡也收穫了新的身份,鋼琴獨奏音樂會開始前,靜安區文化和旅游局四級調研員姜濤為宋思衡頒發了聘書,聘任他為首位靜安區“社會大美育”榮譽導師。身兼推廣美育、踐行美育、普及美育的責任,宋思衡也打破傳統音樂會慣例,在演繹原創作品《音樂日記》的同時,利用曲目間隙與觀眾暢談了對作品的理解,以及演奏、作曲的心路歷程。宋思衡説,音樂是沒有社區劇院之分的,在大劇院我們欣賞高雅的音樂,在社區同樣能夠聆聽,“無論是在哪演奏,我都當成生命中最後一場音樂會來演奏,演奏的精神狀態都是一致的”。
宋思衡鋼琴日記獨奏音樂會在上海市靜安區文化館奏響。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今年7月起,靜安區文化館緊緊圍繞“社會大美育計劃”,培育美育品牌活動,策劃啟動了“靜享美育 藝起繽紛”2023演出季,本次“宋思衡音樂日記鋼琴獨奏音樂會”也是演出季系列活動之一。此外還有民樂、爵士、越劇、阿卡貝拉、相聲等,類型豐富、風格多元,兼具傳統與流行。目前,演出季已經成功推出了10場演出。靜安區文化館工作人員介紹,靜·劇場設有近兩百個座位,基本上每次演出開票十分鐘內都會被搶光,“這種公益性、廣覆蓋、高質量的美育普及演出活動,讓市民有更暢通的渠道、更多的機會感知美、認知美,也得到了市民廣泛認可”。
靜安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未來,文化館將持續提升美育活動能級,堅持以專業力量引領“社會大美育計劃”推進,讓美育陣地“熱”起來,呈現更加精彩的內容,讓更多人能夠看得見藝術,不斷提升市民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