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為什麼叫“虹橋”?來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找答案吧
  • 新華網無人機
正文

分享至手機

“虹橋”為什麼叫“虹橋”?來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找答案吧

2023-09-27 08:47:39 來源:新民晚報

  望見田園、憶起蟬鳴、拾回鄉愁。9月26日,坐落在合川路3051號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舉行開館儀式。

  圖説: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外觀 虹橋鎮提供

  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為什麼選址在這裡?閔行區虹橋鎮相關部門介紹,附近的新涇港是蘇州河支流,20世紀60年代流經虹橋地區西郊、先鋒、虹六、井亭、新橋5個生産大隊。僅從水系圖上就可以看出虹橋自古就是一派漕運繁忙之地。虹橋先民傍水而居,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富庶的水鄉。如今,新涇港南跨虹橋鎮新型産業集聚區,北達虹橋鎮都市型工業區,中跨虹橋鎮最重要的商業街吳中路。陳列館依水而建,寓意連接虹橋鎮的歷史、現在和未來。

  圖説:舊時虹橋的老宅老店

  如果以虹橋路的辟築作為虹橋地區城市化的起步,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虹橋地區的城市化走過了100多個年頭。虹橋鎮的變遷,實際是中國城市市郊,尤其是中國最大城市近郊農村變遷的縮影。隨着虹橋鎮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許多歷史記憶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一定要記住歷史,留住鄉愁。虹橋鎮黨委、政府在編修《虹橋鎮志》《虹橋鎮村宅志》等志書的基礎上,決定打造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

  圖説: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展廳

  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2021年正式立項。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克服層層困難,字斟句酌,力求全面客觀地呈現了虹橋鎮的歷史。在老宅還原、村宅沙盤、蔬菜模型的復刻過程中,策劃人員和顧問注重細節,從規格尺寸、顏色變化、款式造型等方面反復論證。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從立項到落成前後歷時3年,終於完成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共同心願。

  閔行書美協副主席馮念康為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創作了兩幅國畫;畫家蔡兵創作了大型砂岩浮雕墻;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連環畫項目傳承人羅希賢創作了地下黨、民俗、浦匯塘虹橋集鎮手繪畫;書法家吳寒松為陳列館題寫了館名;收藏家趙文龍先生打造了五間老宅及所有老傢具和日用品,並捐贈了架子床和紡車,豐富了陳列館的展品內容。

  圖説:舊時虹橋人常用的老物件

  “虹橋”之名從何而來?在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古鎮尋跡”篇章,可以看到橫跨蒲匯塘的望雲橋倣真景觀。望雲橋就是“虹橋”,因“立於此橋,可見彩虹”而得名。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總面積1250平方米,包含7個展廳,依次展示了虹橋鎮建置沿革、地域變化、生産關係變革、經濟發展、古鎮樣貌、居民生活、未來規劃等內容。在這裡,觀眾不僅可以看到安國講寺三維動畫影像,還能體驗吳中路商圈虛擬三維騎行,從而更加直觀地了解虹橋發展歷史,感受古樸與現代的融合交織。(記者 魯哲)

[責任編輯: 羅沛鵬]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