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探索拿下“最具價值獎”第一名 上海這些小商會如何實現大作為?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兩年多探索拿下“最具價值獎”第一名 上海這些小商會如何實現大作為?

2023-07-27 10:42:52 來源:東方網

  找項目、談合作、融資金、詢政策……民營企業家創業幹事遇“急難愁盼”,商會總是能夠站出來幫忙出出主意、分享資源、搭建溝通。

  在上海市、區兩級工商聯指導下,全市300余家各類商會,作為民營經濟人士的“娘家人”,思企業所思、想企業所想,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

  全國“四好”商會建設的指引下,2020年起,上海開展“一會一品牌”建設活動,經2年多的探索已初現成果,上海市工商聯(總商會)的《所屬商會“一會一品牌”建設情況研究報告》被全國工商聯評為“2022年組織建設調研成果最具價值獎”第一名。

  如何進一步通過體系化引導各商會對標對表,創造自身品牌價值?上海市工商聯經反復調查研究,形成了以“四好”商會內容框架為基點,包括品牌命名、品牌理念、品牌目標、品牌內容、品牌保障、品牌成效和品牌影響7個一級評價維度及19個邏輯關聯二級指標的“上海市工商聯所屬商會品牌建設評價模型”。

  在7月24日舉行的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一會一品牌”展示活動現場,從16個區236個參與申報的商會中精選出17個商會品牌一一亮相並接受現場投票評選,集中展示了各自有規劃、可持續、有影響力的集成服務。

  這些優秀的商會從中有哪些可複製的典型做法?新時代背景下怎麼做好商會品牌的新文章?打造優秀商會品牌的過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鑒的有益經驗?東方網記者深入採訪了3家商會,請看報道。

  創新:因地制宜畫出政校企聯動“同心圓”

  步入元宇宙新賽道,基於大設計的疊加、放大,推動數字産業進一步發展,這些對於相關企業既是新課題也是新機遇。如何為“圈內企業”搭建順暢的交流協作&&?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商會充分挖掘區域內同濟大學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出“同心圓”品牌。

  今年上半年來,環同濟企業分享會、環同濟企業沙龍“走進校友企業”系列活動、環同濟企業元宇宙新賽道探索交流活動不斷,豐富的互動帶來更多溢出效應。通過“同心圓”搭建的&&,企業吸納高校的人才和技術,從而把一系列高校科研成果進一步商業化,甚至走向産業化,實現企校共贏。

  同時,商會通過主動與政府職能部門合作,搭建了環同濟營商服務中心的“一軸兩翼”&&。企業可從註冊公司開始,享受一網通辦、自助辦稅、法律等多方位服務。

  眼下,這個企業家、高校和政府為主體共同參與、産學研良性發展的“環同濟知識經濟圈”正越發蓬勃發展,而“同心圓”品牌也將不斷持續轉動、擴大、輻射周邊,提升品牌社會效益,帶動核心産業發展、帶動環同濟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務:直擊痛堵點打造高效專業“滬融會”

  穩定的資金支持是民營企業不可或缺的發展要素,如何讓民營企業更好地擁抱資金持續健康發展?上海市工商聯金融服務商會打造的一站式金融服務&&“滬融會”提供了一個實踐樣本。

  “滬融會”依託工商聯網絡體系,為企業提供多元化、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務,成立2年多來成績亮眼。數據顯示,目前共舉辦35場融資對接活動,吸引47家金融機構參,服務近千家企業;助企直接融資達30.91億元,間接融資38.256億元,股權融資17.534億元,總計79.7億元。

  高效對接的背後,是“滬融會”直擊民營企業融資中的痛點堵點,並針對性提升服務的顯現。比如,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企業的融資需求上線到了“金融超市”。企業家只需打開“上海市工商聯金融服務商會小程序”,便可隨時在線查詢金融産品,在線提交融資申請,獲取金融服務。

  資金對接不僅要快捷暢通,同樣需要專業精準。在高精尖企業雲集的張江,上海市工商聯金融服務商會針性地掛牌張江科學城金融服務站,面向張江22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民營企業,開展知識産權融資專項服務。今年以來,已幫助張江地區完成6筆知識産權質押貸款的審批,金額共計0.52億元,涉及知識産權價值1.97億元。

  聚力:以人為本賦能青年發展“青商會”

  作為G60科創走廊的起點,近年來,松江泗涇加快構建智能製造、信創、時尚消費品為主導,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為支撐,元宇宙、低碳等新賽道、未來産業前瞻布局的現代化産業體,産業集群集聚了新的發展動能。

  松江區泗涇鎮商會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着力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打出品牌“泗方匯”,不斷吸引眾多優質企業入駐的同時,不少青年創業人才紛至沓來,他們已然成為建設“活力”新泗涇的參與者。如何做好服務、支持青年企業家的“聯絡員”,更精準地對接這一群體的創業需求?圍繞商會品牌“泗方匯”,青年創業商會和泗涇人才服務站應運而生,專為各類人才提供點對點、面對面精準服務。

  成立1個多月來,“青商會”已然成為青年企業家的“溫暖之家”。在這裡,他們不僅可以獲得資源供給,還能得到政策指導和方向指引,通過緊密的溝通和對接,把奇思妙想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優質産品。

  後記:

  “小商會,大作為”,在上海市工商聯組織開展的“一會一品牌”建設中,16個區工商聯及全市近300家各類商會積極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品牌矩陣。根據統計,有品牌名稱、價值追求和發展戰略的商會數分別佔比高達100%、93%和89%,而品牌傳播做得比較好的商會佔比也超五成。

  記者從上海市工商聯獲悉,下一步,將在所屬商會品牌建設展示的基礎上,推選品牌靚麗、內涵豐富、成果顯著的具有代表性、引導性、啟迪性的商會品牌進行全市評展,同時加大力度廣泛傳播商會品牌,並總結經驗形成示範效應,鼓勵各商會跨區域、跨行業加強走動、聯動和互動,比較學習、深化學習,提升互補、強補等商會品牌建設能力。

[責任編輯: 羅沛鵬]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