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大牌 | 易建聯:讓青少年在體育中“學會失敗”
新華社上海6月6日電(記者許東遠、楊愷)體育鍛煉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鏡”就少一些。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夠塑造兒童和青少年頑強拼搏的精神、團結合作的意識和健全的人格。近日,中國男籃球員易建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少年強,則國強。在競技體育中會遇到失敗,要學會怎樣再爬起來。體育會給予青少年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
圖為易建聯在採訪現場。受訪者供圖
談到對青少年籃球的培養,平日裏少言的易建聯打開了話匣子。“通過體育,能帶給青少年一些學校以外才能有的體驗。怎麼去競技,怎麼通過努力、付出去爭取勝利。”對易建聯而言,“培養青少年,是一種責任,也是自己內心很想去做的一件事。”
5月落幕的2022-2023賽季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中,回浦中學隊經過加時賽以74:73險勝清華附中隊,奪得男子冠軍。來自回浦中學的淡厚然和雅禮中學的張博雅分獲男女組的FMVP(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獎),易建聯為他們頒發了象徵著FMVP榮譽的“易建聯杯”。
這場驚心動魄的高中籃球比賽給易建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場的氣氛、隊員上場時的肢體動作、板凳球員的歡呼、教練的全情投入……一支不顯眼的球隊戰勝了強大的對手,這也許就是體育的魅力。”易建聯説。
在頒獎現場,易建聯看到回浦中學受傷球員張浩博被抬上頒獎臺一起領獎,很是感慨:“雙方選手都拼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力量,這種純粹的拼搏精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感受。”
易建聯(中)為中學生球員頒獎。受訪者供圖
根據《中國籃球“十四五”行動計劃》,中國籃協將繼續推進體教融合,全面提升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現有賽事的競技水準,創新青少年賽事等級與青少年籃球水準等級認證制度,以積分制為杠桿,發展青少年賽事體係。
2011年,易建聯發起薪火陣營公益籃球訓練營,每年舉辦一屆,通過全國海選的方式,選拔高水準年輕選手參加為期6天的全封閉式訓練營,並邀請國內外籃球青訓教練參與授課。創辦至今,超過五萬人參與過相關籃球專業訓練。
圖為2017年8月14日,易建聯(右)為薪火陣營公益籃球訓練營最佳陣容球員頒獎。新華社發(黃國保攝)
“國家提倡體教融合,很多小朋友也喜歡在放學後打籃球。”易建聯希望通過辦訓練營、辦比賽等各類青少年籃球運動,給予熱愛籃球的青少年一點幫助。
“希望未來把培養青少年籃球這件事做得更寬一些,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打進職業聯賽,甚至打進國家隊,我希望這種現象能夠越來越多,只要他們有這個夢想,有這個目標,我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易建聯説。
易建聯通過刻苦的訓練,時刻保持著最好的身體狀態,也正因為這份自律與刻苦,易建聯的職業生涯至今已經21年,堪稱“常青樹”。
他認為,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作為一名職業運動員,能夠有機會代表中國去徵戰世界大賽,努力為國家奪得一些榮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純粹的夢想,一個目標,一個努力的方向。”
圖為2019年,易建聯(左)代表中國隊參加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競技體育中,失敗是每位運動員都要上的必修課。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易建聯在獲得無數榮譽的同時,傷病和失利也一直伴隨左右,但他從來不逃避。“每次受傷其實都是一次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機會。”易建聯説,“傷病與失敗都很難避免,我們只能去強化自己的身體與意志,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它們。”
籃球成就了現在的易建聯,他也希望將青少年籃球培訓當做終生的事業。“我覺得這是一件做不完的事情,但這是一件很值得一直做下去的事情,希望自己把籃球這份事業做得更好,為中國籃球的未來做得更多。”易建聯説。
出品人:余孝忠
制片人:周傑
統籌:彭東、吳俊寬
視頻:許東遠、楊愷
編輯:李麗、王沁鷗、張悅姍、黃緒國
新華社體育部、新華社上海分社聯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