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走在時間前面的聲音”,《上海文學》70歲“慶生”
新華網上海5月31日電(孫麗萍 沈梅)5月28日晚,“走在時間前面的聲音”北外灘夜讀——暨《上海文學》70周年慶典在上海虹口北外灘隆重舉行。
《上海文學》的起點是1953年1月巴金先生創辦的《文藝月報》。刊物歷經多次更名,于1979年1月定名《上海文學》並一直沿用至今。活動現場,漫步于由七十年來雜志封面組成的文學小徑,《上海文學》的歷史長卷緩緩打開,巴金、冰心、周而復、豐子愷、汪曾祺……一位位文壇巨匠的名字璨若星河,他們都在這本雜志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活動現場的文學小徑 新華網發 (活動方供圖)
文學小徑的盡頭,主會場燈火璀璨,在江風與流光的映襯下,北外灘嶄新的風貌一覽無余。在這片孕育了無數文學傑作的黃浦灘頭,隨著主持人施琰的詩歌朗誦,夜讀會正式拉開序幕。
夜讀會現場 新華網發 (活動方供圖)
夜讀會上,“側耳”團隊的12位主持人朗讀了從《上海文學》中精心挑選的小説、散文、詩歌以及文學理論,《我與地壇》《棋王》《發廊情話》《封鎖》這一係列涵蓋了雜志社70年發展精華的重要文本被重新演繹。青年作家蔡駿、黃昱寧、張怡微、王莫之、王佔黑上臺連讀了自己刊發在《上海文學》上的重要作品,他們都是海派書寫的傳承者,昭示著雜志一如既往的對上海文學事業的關注。錢谷融先生的《論“文學是人學”》在主播葉子龍的誦讀中致敬《上海文學》七十年來的文學追求。
趙麗宏、金宇澄、滕肖瀾、薛舒、小白、周嘉寧、張新穎、毛尖、張定浩等上海的作家、評論家們也來到夜讀會現場,《上海文學》的新老作者們匯聚一堂。
現場大螢幕上還出現了許多讀者們熟悉的身影。作家王蒙説:“永遠朝氣蓬勃的《上海文學》,我依靠她,我期待她,我祝福她。”作家莫言表示:“30多年前,《上海文學》發表了我的作品《罪過》,之後的歲月裏她發表了我的小説、散文、詩歌,《上海文學》編輯們認真負責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衷心祝賀《上海文學》生日快樂!”作家池莉説:“《上海文學》是我的美麗童話,自我的作品《煩惱人生》被《上海文學》鄭重推出,這本雜志開啟了我的寫作也注定了我人生的歸宿。”作家范小青説:“我的處女作《夜歸》發表在1980年的《上海文學》,想起43年前這本雜志扶我走出的第一步,不由感慨萬千。這是這本文學刊物對寫作永遠不變的關懷。”中國作協副主席評論家、作家李敬澤説:“從1984年起,我就是她的忠實讀者,我從《上海文學》受惠甚多,她讓我認識到一份文學刊物應該擁有的敏銳與強大的行動力。”導演、演員、作家陳衝表示:“自兩年前我在《上海文學》上開設專欄,我一直在學習、領悟,非常感謝《上海文學》為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舞臺,我祝願她越辦越好。”李銳、蘇童、葉兆言、張煒、許子東、徐皓峰等諸多《上海文學》的作家朋友們也通過視頻為雜志社70周年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據介紹,本次活動由《上海文學》雜志社、虹口區文旅局聯合主辦,上海電視臺“側耳”、金茂上海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