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綜合排名第三——看中山醫院裏的“白大褂”變“發明家”

2021年11月04日 09:47:2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1月4日電(記者 龔雯、周琳)在上海召開的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已落幕,“頂尖大腦”們展示的科學力量直擊人心,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生命科學尤為引人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從醫療機構的角度闡述了如何擁抱科技創新,加速研究成果轉化落地,為患者點亮希望的曙光。

  樊嘉表示,科學技術的創新需立足于全球前沿,應對重要的經濟課題、衛生課題,滿足國家的重大需求、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據悉,中山醫院1950年建立腸胃專業,隨後引入諸多技術,例如人工血管、開胸、心臟手術、人工腎、人工體外迴圈等,這些重要的創新在醫院發展史上都不斷被採用。

  如今,醫院擁有55多個學科、超過5000名員工,每年服務急診患者約15萬,年手術量約14萬臺,有2000多個床位,每年約500萬人出院。

  中山醫院不斷推進技術和體係的建立,注重科技和資源的配置、創新人才教育培養、臨床需求問題導向、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通過這個係統確保創新在醫院的落地執行。

  截至目前,中山醫院涵蓋15個復旦大學等級的研究所,眾多科學技術資源整合建立多學科MDT團隊,包括癌症預防治療中心、精準醫學中心、生物治療中心、轉化醫學中心等。

  值得一看的是,近5年,中山醫院縱向科研項目數量逐年增加,在2020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綜合排名中,中山醫院排名中國第三、上海第一。2020年中山醫院專利轉化26項,簽約總金額達到1300多萬元。

  樊嘉表示,中山醫院致力提高中國醫院水準,掌握關鍵技術,佔據科技高地,參與國際競爭,推動國際合作。

  據悉,中科院院士葛均波牽頭和團隊研發的完全可降解冠脈支架,已于2020年上市;心內科團隊發明的經心尖二尖瓣夾合器,可以減少手術時間,由前一代産品157分鐘減少到27分鐘;醫企合作的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係統在中山醫院裝機,之後産品出口海外。

  除了這些科技成果,更令人期待的是,中山醫院將打造更大的科技創新平臺——上海國際醫學科學創新中心,佔地25000平方米,承擔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的開發、人才培養、加速醫學創新實踐、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合作等關鍵任務。

  “創新中心致力于成為一個國際級平臺,助力上海打造成醫學創新之都,為我國打造生物醫藥産業高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亞洲醫學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樊嘉説。

【糾錯】 [責任編輯: 史依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28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