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新加坡駐華大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東盟“關懷與共用”目標相輔相成-新華網

新加坡駐華大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東盟“關懷與共用”目標相輔相成

2017年11月24日 13:45:24 來源: 新華網

  近日,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接受新華網專訪,暢談中共十九大的世界意義。新華網發 周欣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李夏 周欣)不久前剛剛落下帷幕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引發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近日,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接受了新華網專訪。他指出,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東盟的“關懷與共用”目標是相輔相成的。新加坡和中國都是地球村成員,兩國面臨著諸多共同挑戰,需要兩國共同努力來解決。

  以下是此次專訪的主要內容:

  新華網: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引發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全球媒體紛紛在突出位置報道中共十九大,報道中國的發展成就,解碼中國的發展經驗,關注中國未來的道路怎麼走。對十九大報告,您最關注什麼?您對本次大會如何評價?中共十九大為何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十九大報告的內容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羅家良:世界對中國的發展非常感興趣是很自然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也是非常重要的國家。中國的重大發展不僅影響中國,也影響本地區和世界。新加坡關注中共十九大的另一個原因,是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所有國家都與中國有著深度合作。

  就新加坡而言,我們不僅在投資、貿易、旅遊等傳統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而且還與中國共用社會治理、法治、反腐等現代領域的經驗。因此,新加坡對中共十九大報告了解越多,就越能設定與中國進一步合作的新領域。

  我認為,中共十九大的重大成果,一是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中國和中國共産黨的治理總則。這是非常重要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國家和黨執政興國確立了基調、明確了方向,影響深遠。

  二是十九大為中國的發展提出一些十分重要的歷史使命。首先,明確中國未來發展目標,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一個清晰而係統的路線圖,涵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外交政策、甚至民族政策等廣泛領域,並明確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地位和繼續向前發展的方向。

  其次,為當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定位。在過去幾十年裏,中國面臨的主要矛盾被界定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力之間的矛盾。但這只是中國發展的一個階段。現在,中國進入發展新階段,新矛盾調整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我看來,就是如何處理好不同地區、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如何使商品、財富和機會分配更加公平。發展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挑戰,因為隨著國家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在提高,不僅追求物質産品,還追求可以提高生活品質的無形産品。

  如今的中國正面臨這一挑戰,新加坡也是如此。過去,當談到滿足生理需求時,可以衡量一個人每天需要吃多少、穿多少。但期望就比較難衡量了,因為期望總是不斷提高。我認為,十九大報告實際上指出了現代中國社會應怎樣應對這一挑戰。

  新華網:中共十九大報告説,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您如何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您對此如何評價?

  羅家良:我想分享一下東盟的經驗。東盟也希望建立一個“關懷與共用”的共同體。我認為,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議實際上和東盟的目標是相輔相成的。新加坡和中國都是地球村成員,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新中兩國面臨著諸多共同挑戰,需要兩國與其他國家共同努力來解決。

  從最高層面看,一些全球性挑戰需要多國攜手合作,比如氣候變化和大環境污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自行解決這些問題。國與國交往中,也存在諸如規則和標準等問題,例如貿易規則、投資規則。 這些都需要新加坡和中國等國家合作制定,無論是通過世貿組織還是像APEC這樣的組織,抑或雙邊和多邊自貿協定。這是我們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規則,我們也必須遵守已達成共識的規則。

  在另一個層面,還有具體的熱點問題需要處理,比如難民危機。這些雖然是具體問題,但影響層面很大。這也需要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但非常有影響力,而且有很多資源。世界期待並歡迎中國在解決地區問題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當然,小國也難免期待大國承擔更多責任。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中國支援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習近平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羅家良:新加坡和中國都是全球自由經濟體係的受益者。維持這樣一個體係,需要兩國的共同努力。

  為此,新中兩國可以做幾件事。新中兩國要確保2009年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與時俱進。兩國目前正在針對新中自由貿易協定的升級版本進行磋商,已完成了四輪談判。我們將加快談判步伐、盡早達成共識。

  從更廣的層面來看,中國與東盟也有升級版的自貿協定,但還未生效。各成員國應盡快完成各自內部程式。在東盟地區之外,新中兩國都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成員。RCEP覆蓋區域的經濟約佔全球GDP的30%。這是為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實現自由化的重要安排。

  我認為,新中兩國可以通過提升新中自貿協定、批準東盟-中國自貿協定升級版和完成RCEP談判向世界發出強有力的信號,展現兩國仍堅守經濟自由化和全球化,我們的經濟體仍然向世界開放大門。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説,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您覺得,兩國未來將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惠及兩國人民?

  羅家良:新加坡歡迎“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一個宏偉的倡議。本地區仍需更好的基礎設施,而地區本身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中國有經驗和能力。因此,兩國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實際上,東盟本身就提出了《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這與“一帶一路”倡議相輔相成,兩個倡議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新中兩國領導人也已就“3 + 1”平臺達成了一致意見,以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合作。

  所謂的“3 + 1”,首先是建立三個平臺,加強“一帶一路”合作。第一個是基礎設施聯通平臺。新中兩國之間有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新馬高鐵也正在準備進行國際招標。中國對此項目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新加坡歡迎相關中國企業參標。我和大使館的同事,甚至許多新加坡領導人都乘坐過中國高鐵,非常舒適、快速、可靠。

  第二個是金融連接平臺。據中國商務部統計,去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30%,先流到新加坡。因為新加坡是區域金融中心,許多投資“一帶一路”項目的公司來到新加坡發行債券,向在新加坡的銀行借款,並尋找合作夥伴,組建合資企業,投資區域“一帶一路”項目。這是新加坡一直發揮的作用。中國的金融機構也來到新加坡支援“一帶一路”項目,新加坡對此表示歡迎,並有完整的生態係統(金融機構、保險、律師事務所和咨詢公司)來支援這些金融活動。新加坡期待在金融方面加強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支援。

  第三個平臺是第三方合作。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和現在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展示了新中良好的合作基礎。接下來,兩國可否在“一帶一路”沿線的第三國進行公投項目呢?我認為,第三方合作的前景是好的。當然,在挑選項目時要考慮項目的商業可行性。

  新中兩國還可以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官員進行聯合培訓。新加坡培訓過來自全球約170個國家的官員,擁有大量和中國培訓合作的經驗。自1996年以來,新加坡為中國約5.5萬名幹部進行了課程培訓。中國朋友非常重視培訓。新中兩國都有一種培訓文化,兩國可在這方面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把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他們。

  “+1”則指司法和法律領域的合作。在今年啟動的首屆新中法律和司法圓桌會議中,兩國首席大法官齊聚北京,不僅談到在司法方面加強雙邊合作,還討論如何共同為“一帶一路”項目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好的司法和法律服務。更多的投資、貿易和項目不可避免地帶來更多的商業糾紛。這是自然的,關鍵在于如何使用已有的機制來解決這些糾紛。

  新加坡已擁有非常完整的此類機制,如新加坡調解中心、國際仲裁中心和新加坡國際商事法庭。我認為,兩國的共同願望,是讓商業糾紛盡可能多地通過商業途徑或法律平臺解決,從而不被政治化。

點擊圖片進入寰球立方體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48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