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認知中華文化,加快海外傳播——訪國家文化發展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嘉珊
新華社新加坡11月14日電 專訪:認知中華文化,加快海外傳播——訪國家文化發展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嘉珊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參加2017國際華人文化周活動的中國國家文化發展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嘉珊近日在此間接受記者專訪時&&,今天中華文化可以自信地走向世界,其前提是正確認知和準確表達,不要讓文化誤讀影響中國文化“走出去”。
李嘉珊所在的研究院多年前在京劇名家梅葆玖的支持下,與北京京劇院共同成立了京劇傳承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在調研中她發現,相當一部分歐美人士對於中國京劇的認知只是“猴戲”和“武戲”。
李嘉珊認為,早期參與國際文化交流的京劇多為《美猴王》《三岔口》等動作戲,以為京劇節奏慢、外國人聽不懂。其實,國粹京劇的內涵非常豐富。因此,她認為,正確認知中華文化、熱愛中華文化,是自信表達中華文化的前提。
李嘉珊説,她所在的研究機構幾年來與世界上幾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學術機構以及文化産業界人士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併發現積極努力的精神、真誠合作的願望、陽光開放的心態等在不同文化中都是相通的,而文化差異更多體現在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中。
她認為,中國智慧、中國品格、中國精神是人類文明的財富,把握文化傳播如水般的柔性,就可以達到很好的傳播效果。
在她看來,中國擁有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今發揮資源優勢更要重視市場的力量。如果沒有市場的支撐,優秀傳統文化很難得到傳承與發展。發展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一方面讓市場發揮作用,激活文化遺産生命力,把歷史帶到當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另一方面在文明互鑒中,更加重視通過平等的市場交易方式有效傳播中華文化。
她説,2016年,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和投資增長迅速,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全年中國文化産品進出口總額885.2億美元,但文化服務貿易還相當弱小,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李嘉珊説,今天中華文化“走出去”是伴隨着中國在世界範圍的成長自然發生的,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歷經“借船出海”、“造船出海”的過程,如今中國文化市場表現出強烈的吸引力,引起海外人士“揚帆向中國”,全球互聯網線上零售商巨頭美國亞馬遜公司也開設了“中國書店”銷售&&……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中國文化對世界的貢獻卓著。
她認為,人才是實現夢想的關鍵。為適應中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需要尊重文化發展規律、尊重教育規律、尊重高等院校特色發展,重視基礎教育階段的人文教育,重視在大學階段培養交叉學科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