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7月19日電(楊賽)“慧眼中國環球論壇”2016年會18日在新加坡開幕,著力探討當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在當日一場題為“‘互聯網+’與崛起中的新興行業”的分論壇討論中,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學者一致認為,互聯網科技為新老産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應順勢而為,積極擁抱互聯網。

“慧眼中國環球論壇”2016年會于7月18日在新加坡開幕。圖為“‘互聯網+’與崛起中的新興行業”的分論壇現場,嘉賓從左到右為青建地産(南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Garean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兼總裁李小東,資訊通信投資私人有限公司總裁林志樂(主持人),中信國安集團公司總經理劉鑫,騰訊研究院執行院長司曉,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長張貝。(楊賽攝)
Garean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兼總裁李小冬認為,消費者的需求已隨著科技的發展發生了巨大轉變,這一轉變對企業發展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雖然消費者在遊戲與電子商務方面的喜好變化會給一些企業帶來衝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變革的機會。
青建地産(南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表示讚同。他説,建築行業作為傳統行業的代表,正在經受新興行業的巨大衝擊。只有洞悉用戶發展需求,把握科技發展方向才能在風起雲湧的市場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他舉例道,2016年青建地産在新加坡推出了與高科技緊密結合的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區産品,市場反響熱烈,很多消費者願意在預算之外額外購買智能家居配套産品。由此看來,順應市場趨勢、滿足用戶需求、優化用戶體驗才是傳統企業轉型的核心競爭點。
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長張貝分享了這樣一組調研數據。今年截至4月,超過1300萬名司機通過滴滴出行平臺取得收入;截至5月底,滴滴為國家去産能計劃中的17個重點去産能省份提供了388.6萬個就業機會(含專快車和代駕)。張貝認為,從滴滴的發展情況來看,分享經濟和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應用,代表著新經濟在中國發展具有澎湃動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新經濟不僅引領著中國産業轉型,也在快速發展中解決問題,迎接挑戰。
中信國安集團公司總經理劉鑫表示,當下房地産等傳統行業應結合當代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提高企業競爭力,最終實現産業轉型。
騰訊研究院執行院長司曉則指出,未來社會將沒有純粹的互聯網公司,而這恰恰是互聯網融入各個産業的標識。未來,所有的産業都會移動互聯網化,任何一個細分領域只有積極地擁抱移動互聯網,才會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