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我的留學時光(許良瑋)
2015年11月26日 10:43:30  來源: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編者按:負笈他鄉求學是留學生們人生旅途中別樣的風景。異域文化的多元,讓學子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學識,或許還收穫了愛情。正值中國和新加坡慶祝建交25周年,新華網新加坡頻道特舉辦此次“我的留學時光”徵文比賽,與各位讀者分享獅城留學的多彩時光,促進中新友好交流。

    “大家下午好!我是許良瑋,今年將前往中國上海復旦大學修讀國際金融專業” 還記得三年前,在駐新加坡中國大使館的歡送會上説了這句話。轉眼之間,三年的時間已過去,再回首,現在自己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這三年在復旦大學,已經成為我人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階段。

    還記得第一週踏入復旦的時候,對周圍的新環境非常感興趣。雖然在新加坡從小到大都授過英文教育,但通過教育部提供的雙文化課程,我已有數次來中國交流。上次來復旦已有四年的時間了。當時雖然只交流了一個月,但記得對中國,尤其是上海這個城市,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可是,單憑興趣是不夠的,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為了滿足我的求知欲,我在高中畢業的時候申請到了復旦大學讀本科,希望能夠到中國增長見識,全面而更深入地體驗中國的風土民情,科學文化與社會發展。

    在復旦大學學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圍的同學們都很優秀,都是從競爭激烈的高考中脫穎而出,才進入了復旦這種頂尖的大學。他們在學業上刻苦用功的精神, 生活上全心投入的激情,對我的人生觀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和同學在自習室讀到早上四點;下課後到附近的餐館大吃一頓;在春游等課外環境一起放鬆,這也成為了我在中國上大學的美好時光中難忘的回憶。

    不僅如此,復旦大學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對我個人成長中有很大的幫助。我非常榮幸在大學前兩年擔任了新加坡學生會和留學生愛心志願者協會的會長,以及2014院係杯經院羽毛球隊(男)隊長。在履行職責的過程當中,有了無數機會和各位留學生以及本地學生交流,合作。因為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國家,所以這讓我,雖然人在上海,也能對不少國家也有進一步的認識。

    復旦大學新加坡學生會也成為了我在復旦大學找到的另一個家庭。雖然人數不多,但正是因此,我們相濡以沫,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課程和功課上,學長學姐們不斷為學弟學妹提供寶貴的指點;到了假期的時候,大家一起計劃去旅游(南京,濟南,西安,安徽,青島等各城市,都留有我們的足跡);當學校舉行文化節的時候,我們積極地準備並推薦我們新加坡的美味佳肴,等等。正是因為這些活動,因為彼此間相同的興趣愛好,我們新加坡學生雖然身在國外,但也能感覺到家的溫暖,在彼此的支持,我們也更加容易地融入上海的生活。

    當然,居住在上海的我,最喜歡的就是它“日新月異”的節奏。上海發展的速度非常快,每逢新學期開始的時候,當我從新加坡回上海,都會發現不少變化。不管是拔地而起的新樓也好,鱗次櫛比的新商鋪也好,就是上海這種“停不下來”的氣氛,讓我愛上了這個城市。 正在維也納交流的我,也會不斷想起上海的生活,總是按捺不住想回去再次體驗的心情。

    在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的這三年間,與各國學生和當地民眾的交流不僅有助於提高我對中國文史地哲,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水平,也使我對中國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廣泛直接的認識,和更深入的了解。光陰荏苒,白駒過隙間在中國已經生活學習了三年,這三年的經歷給予了我太多太多。

  作者簡介 許良瑋(男),2013年來華學習,現就讀於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專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網新加坡頻道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6712847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