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獅城微觀察:為何行人是老大?
2015年07月27日 11:13:14  來源: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編者按:作者曹雨真曾留學新加坡。期間,她留心觀察新加坡社會風貌和城市建設、悉心寫下觀察記錄短文,妙筆展現中國人眼中的獅城亮點。本頻道特作此連載以饗讀者。

    車讓行人,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聲喇叭。至今回想起來仍是十分溫馨和感動。

    曾聽過一句好玩的話,“一分鐘有多長,看你是呆在廁所裏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時間是相同的,感受是相對的。

    如果借用一下,“紅綠燈有多長,看你是通行在路上,還是等待在路邊。”對于奔波在馬路上的車和人,體驗是不一樣的。對于日前受到熱議的“中國式過馬路”的人們,那個紅綠燈可能相當的長,于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與紅綠燈無關”,哈哈。

    笑歸笑,理歸理。當然不是為這種行為開脫,紅綠燈下,車輛和行人理當共同遵守交通規則。只是“中國式過馬路”,在“集體闖紅燈”現象的調侃背後,不容忽視的是一種國情特點的現實況味。

    曾在南洋理工大學認識一位朋友,早年留學德國,歐洲生活數年後,全家定居獅城。有一次相聚聊天,談起剛回國內探親。于是問她身邊的孩子,“玩得開心嗎?”兩個男孩,大的10歲,小的8歲,興奮寫在紅紅的臉上,爭著述説見到親戚時的熱鬧,遊覽名勝山川的新奇。接著問“喜歡那兒嗎?”,他們卻不説話,稚氣的臉龐上閃過猶豫。當母親的看見我的困惑,不好意思地道出原委,孩子們不習慣國內的公路,好幾次汽車就貼著身體過去,都驚了一身冷汗。

    説到這裏,我很快明白了這位母親的心情。從小在歐洲城市長大的男孩們習慣了行人優先的方式,而在獅城的馬路上,作母親的更不必為此擔心和焦慮。

    在南洋理工大學的校園,時常要穿過一條馬路,約兩車道寬,斑馬線處有一定的坡道,沒有紅綠燈。第一次經過時,離路口還有兩三米遠,看見一輛載客的校園大巴正在下坡的路上,卻緩緩地停了下來。當我來到路口,習慣性的停住步伐,左右瞧瞧只有自己一人站在斑馬線上。這樣過了幾秒鐘,胖乎乎的印度裔司機伸出手來,揮手示意我先過街,于是趕緊小跑幾步過去。回過頭來,看他不慌不忙發動汽車,車上乘客心平氣和,象什麼也沒發生。我幾乎不敢相信剛才一幕,幾十個人的大客車等待一個人過街,停在下坡路上。

    這個路口是從南洋谷通往游泳池的必經之路,之後的日子裏,無數次經過那裏,路遇上下坡道的轎車、貨車,大巴或者摩托車,禮讓行人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平靜上演。時常看見背著書包的小學生,早早放學後獨自走在路上,不驚不詫地過街。而我也從當初的受寵若驚到漸漸鎮定自若,有時實在過意不去,快到路口時,看到遠處有車,便故意放慢步伐,離得遠遠的,不讓車上的司機看到自己。

    後來出行在城市的街道,遇到有紅綠燈的路口,也有新的體驗。最初納悶紅燈為什麼那麼長呢,然後發現燈柱上有行人按鈕,當你用信號燈表達意願後,路上汽車便都緩緩停下,等你大搖大擺過去。不過,在城市出行的軌跡上,需要過馬路的時候並不太多,也很少有行人蜂擁過馬路的場景,人群往往集中在地鐵、城市綜合體等地方,不時也穿行人行天橋、過街地道。這和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有很大關係。

    車讓行人,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聲喇叭。至今回想起來仍是十分溫馨和感動。這種禮讓的自覺,貫穿于每個駕車人的意識和行為中,這要多少年才能習慣成為自然啊。對于行人而言,過馬路何必要闖,你就是老大。為何行人是老大?不妨從管理的方面捋一捋關係。

    車讓行人,這裏有對行人路權的尊重。行人對路的使用權和駕車人同樣重要;行人對馬路的使用,緊要處體現在過馬路;行人相對于車的相對弱勢是不是該有所傾斜,那麼斑馬線自當是有主人的。

    車讓行人,這是有一個趨贏的博弈。當雙方在不確定對方動向的情況下作出的選擇,也許都按照最大化趨利避害的想法採取行動,卻未必實現利于雙方的效果,甚至是最壞的困境。爭搶導致堵塞而損失社會效率,爭搶導致焦慮損害人們精神健康,爭搶導致利己引發文明道德滑坡。而當一方明確謙讓的情況下,另一方也會做出利人利己的選擇,從而産生理性互動,實現良性迴圈。

    車讓行人,也有城市和道路規劃的科學問題。如果一路有停不完的燈,斑馬線上有讓不完的人,那麼車讓行人可能是一句空談。小小斑馬線,是城市和道路規劃的綜合産物,是與以人為本的理念、係統的考量和超前的綢繆密不可分的。

    放眼國內,許多城市奔走在國際化的進程上,當在國外成長的孩子們回到父母家鄉,不再害怕過馬路時,也許“中國式過馬路”會有令人欣慰的新解。近聞深圳、杭州等地正在推行斑馬線前“車讓人”,探索之舉,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雨真,南洋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碩士,從事文化傳播與交流工作。曾為聯合早報網和新華網相關頻道撰寫專欄,通過細節處的城市觀察和公共問題觀察,提供多維視角,分享多元資訊。本文來自曹雨真著《善治--新加坡微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網新加坡頻道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列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8063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