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小國總理成就歷史偉業
2015年03月24日 07:07:21  來源: 京華時報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1963年,9月21日李光耀帶領的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的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後,支援者將他拋起。新華社發

  李光耀一生,有過光輝,更有苦難,曾向人屈膝,也有過離別之苦。正是這些人生橋段,一次次引導和改變著他的軌跡。今年是新加坡建國50周年。在這50年裏,李光耀長期執政新加坡,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從1960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僅400多美元,到2013年的5.5萬美元,不斷跨越發展,全球競爭力名列前茅。他雖然只是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國總理,卻成為引領新加坡走向獨立繁榮、進入一流現代化世界的一代偉人。

  1923年出生

  自幼接受英語教育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説:“我的祖父李雲龍當年在輪船上當事務長,因為船長是英國人,祖父因此相信英語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語言。他跟我用英語交談。”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號的一座別墅內。當時,新加坡是英國殖民地。李光耀的父母只會説馬來語和英語,而作為第四代華人移民,李光耀從小接受的是英語和馬來語的教育。李光耀説:“我後來很慶幸自己接受了英文教育,如果我不受英語教育,我不會了解大環境。受了英文教育,我出國去了解世界,我了解是誰在影響世界的局勢。”

  1936年,13歲的李光耀考入萊佛士書院,1940年,17歲的他考入該校的高中部,但在日軍佔領新加坡後中斷學業。

  1942年轉折

  幸運躲過日軍屠殺

  1942年,新加坡落入日本人手中。一天,他在街上迎面碰到一名日本士兵。他當時根本不知道,日本控制新加坡後,要求所有當地人碰見日本兵都必須彎腰九十度鞠躬。李光耀若無其事地走過。日本人彎彎手指,把他叫回,逼他跪下,李光耀被迫下跪。日本人隨後用軍靴踹向李光耀。李光耀後來便被日本人盯上。

  同年2月,日本人對關押的新加坡年輕人實施大屠殺,把他們帶到海邊,讓他們自掘墳墓,然後從後背射殺他們。李光耀是其中一個。但他在即將被裝上卡車前一刻,編出個理由回到營房,此後遇到日本兵換防,就此把李光耀給忘記了。就這樣,他幸運地躲過了屠殺。

  那段經歷,讓李光耀刻骨銘心。在李光耀後來的自述中,他説,那一腳不僅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成為國家關鍵的轉折點,因為那一刻,他開始思考,為什麼要承受這樣的命運。

  1946年立志

  自助報攤帶來震撼

  1946年,二戰結束次年,23歲的李光耀考取英國康橋大學法律係。當抵達倫敦,第一次走到繁華的倫敦市中心,他看見一個書報攤,旁邊只有一個箱子,沒有攤販。這是最原始的自助售報攤,由買報紙的人自己放進硬幣,自己找零,是完全憑自覺的交易。這個街邊攤對李光耀的震動,是一生的。

  許多年後,他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的震撼,那是他內心最原始的對文明的感悟。

  黃皮膚黑頭髮,李光耀在英國一直被當做中國人。李光耀説,這是他第一次有了“我是華人”的意識。在後來的日子裏,他目睹了英國的衰敗,經歷了在這個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國家裏東方人所面臨的種族歧視,他自問“這個倒下的帝國有沒有資格統治我的國家”,他立志要從殖民者手中奪回控制權,“他們能做到的,給我們時間,我們也能做到”。

  1959年執政

  與腐敗和醜聞絕緣

  1959年,李光耀當選總理,他規定所有內閣成員,必須穿白色襯衫和白色長褲出席內閣會議。白色,寓意廉潔,象徵樸素和正直。事實上,自他早年參加運動開始,每一次在公開場合亮相,他都是以白襯衫示人。對貪腐的不容忍,正是他把新加坡打造成“腐敗絕緣體”的根本。

  “如果要錢,不要參政。你一旦被錢收買,就賣出去你的命運。你的政治命運就完了。你就前功盡棄。”李光耀説。

  李光耀的家族很有錢,但從他居住的寓所和日常起居看不出奢華的跡象。另外,在李光耀六十多年政治生涯中,沒有醜聞。新加坡前議員李炯才回憶,有一次李光耀前往東南亞一個國家參加會議,會議方給他安排了幾個照顧他的女性,李光耀回復對方:“這不是我要的。”

  1965年獨立

  揮淚脫離馬來西亞

  1959年新加坡擺脫殖民統治,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此後,他一直致力于推動新加坡並入馬來西亞聯邦。1963年,兩國合並,但蜜月期不到兩年,雙方就産生巨大分歧。1965年8月,正當新加坡面臨與馬來西亞聯邦決裂的邊緣時,李光耀在一次有關與馬來西亞分道揚鑣的電視採訪中,穿著白色襯衣,不斷用手帕擦拭眼淚。

  “成年以來,我始終相信新加坡能並入馬來西亞聯邦,結合這兩片領土,讓兩邊的人民在地理上、經濟上、血緣上相連接,”李光耀在採訪中泣不成聲,幾度哽咽中斷講話,最後用一句“可以暫停拍攝嗎?”結束了這段歷史性的鏡頭。

  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42歲的李光耀開始獨立承擔起治國重任。在獨立當天的講話中,李光耀説:“我來這裏,不是為了隨著別人的音樂起舞,我要對好幾百萬人的生活負責。新加坡……一定會活下來。”

  直至晚年,李光耀還把脫離馬來西亞作為自己一生的遺憾。

  生活中好伴侶政治上好幫手

  ■妻子

  1950年,李光耀與同學柯玉芝結婚,他們相識于萊佛士書院,又同在康橋留學學習法律。

  在生活中,柯玉芝不僅照顧李光耀的起居飲食,還為他改寫演講稿,整理文件,更是他政治苦惱的傾訴對象。兩人育有三個子女:長子李顯龍,次子李顯揚,女兒李瑋玲。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説,芝有自己的法律專業,她照顧得了自己,也能夠一手把孩子帶大。這使我無須挂慮他們的將來,他們讓我感到快樂和滿足。在她的調教下,孩子們品行端正,雖然是總理的孩子,卻從來沒有仗勢欺人。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説,柯玉芝從來不獨自在權貴的社交場合中出現,她出現的場合基本上就是李光耀出現的場合。她是李光耀的第三只耳、第三只眼。

  2003年和2008年,柯玉芝兩次中風,李光耀從此轉變角色,把陪護妻子作為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柯玉芝與李光耀結婚60多年後,于2010年10月2日逝世。

  本版據新華社京華時報記者程磊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畢秋蘭 ) 【字號 列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6712761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