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新加坡推出“智慧國家2025”智能城市計劃
2014年08月19日 07:37:3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新加坡致力於打造“智慧國”,建設覆蓋全島的數據收集、連接和分析基礎設施和操作系統,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圖為新加坡中央商業區一景。 本報記者 施曉慧攝

  新加坡政府近期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這份計劃是之前“智能城市2015”計劃的升級版。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中國區副司長劉本瑋告訴本報記者,“這是全球第一個智慧國家藍圖,新加坡有望建成世界首個智慧國。”

  分析認為,“智慧”與“智能”雖一字之差,但內涵上卻有實質差別。“智能”側重以智能機器取代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的作用。“智慧”則在強調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同時,更加注重以數據共享的方式,盡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實現更為科學的決策。

  政府近98%的公共服務通過在線方式提供,民眾享受一站式服務

  “從降落在樟宜機場的那一刻,我就體驗到了免費高速的無線網,走在城市中隨處可以用上優質無線網絡,還有方便快捷的手機叫車服務。”前來新加坡參加會議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郭平感慨地説。

  新加坡在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方面一直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30多年前,新加坡就不斷推出國家層面的通訊産業發展規劃。根據埃森哲諮詢公司2014年的研究,新加坡在“電子政務”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最佳互聯國家”評估方面,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4全球信息技術報告》將新加坡排在第二位。

  新加坡曾在2006年公布“智能城市2015”計劃,其目標包括:到2015年,通訊行業價值實現翻一番,達到260億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約合5元人民幣);該行業出口收入增長3倍至600億新加坡元;增加8萬個工作崗位;使九成家庭使用寬帶,學齡兒童家庭電腦擁有率達到100%等。

  如今,近10年過去,“這些目標全部提前實現,部分還是超額完成的。”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的行銷與宣傳總監吳麗娜告訴記者。

  2013年,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曾&&,該國實施的“電子政府2015”發展藍圖的願景是建立一個與國民互動、共同創新的合作型政府,以及一個無縫流暢、以民眾為中心的整體型政府。

  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公民對目前電子政務的滿意度為96%,企業的滿意度為93%。日本早稻田大學2014年的一項電子政務調查指出,“新加坡近98%的公共服務已經同時通過在線方式提供,其中大部分都是民眾需要辦理的事務”。

  新加坡社區建設與管理研究學者傅琼花向記者舉例説,如果她想申請個人所得稅減免,根本不用跑到稅務部門,通過網絡就能搞定一切。她指着自己的電腦對記者説,“你看,非常方便,在國家圖書館的網站上,我直接通過政府給我提供的賬號登錄後,就能查詢、複製或下載想要的各種信息資源。”

  家住榜鵝社區的傅琼花還與記者分享了她的智慧社區體驗:“如果社區的居民在小區發現有公共設施需要維修,或者在任何一個角落看到垃圾未及時清掃,都可以隨手拍照片並附上簡單説明,然後通過專門的社區管理手機客戶端或電子郵箱等方式發給責任部門,最多一兩天,問題就會得到妥善解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員馬亮告訴記者,在“智能城市2015”計劃實施中,物聯網傳感器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大大豐富了各種數據的收集。比如,汽車上有傳感器,開車經過某條公路發現路面損壞,可以自動發送,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手機定位等電子方式進行報修處理。記者在樟宜機場內也看到,機場的每個洗手間都有二維碼,旅客如果發現有設施需要維修以及有衞生問題,都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對該洗手間進行定位,幫助快速解決問題。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盧鑒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9905126887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