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麵包物語集團主席郭明忠授成功秘訣:不必擔心第一桶金
2013年10月16日 15:51:17  來源: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2013年10月16日電(記者 李彥 實習記者 左昊暢 攝影 符傳威)從勤奮學習美術的貧苦少年到擁有全球800家店舖、年營業額大約5億新元(1新元約合5元人民幣)的麵包物語集團主席,郭明忠在短短13年取得的商業成就無疑令眾多創業者驚嘆和好奇。在麵包物語集團的第一幢新大樓落成之際,郭明忠主席接受了新華網新加坡頻道的專訪,慷慨地與廣大創業者和網友分享他的成功之路。

圖為麵包物語集團主席郭明忠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

    可“對話”、有生命的的國際麵包品牌

    麵包物語集團旗下共有八大品牌,在全球15個國家擁有大約800家店舖。 集團在中國的三大事業體(包括烘焙、餐廳和美食廣場)總數超過400家,佔麵包物語集團全球店舖總數的一半。中國市場的收入佔麵包物語集團總收入的百分之四十。

    記者:麵包物語在新加坡新建了大廈,能分享一下您的內心感受嗎?

    郭明忠:2000年我和幾個老朋友一起用25萬新幣創業, 三年後上市,到最近投資六千多萬蓋了我們自己的第一幢大樓,這一切依靠的是整個團隊的打拼。麵包物語集團還很年輕,但在新加坡和中國都已有一定知名度,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蓋一棟樓、有自己溫馨的家,我感到很開心。

    這個大樓裏邊融入了很多功能。一樓有我們的很多品牌,我們用一樓的門店交流與培訓,與客人直接接觸,介紹新概念。樓上有我們的自動化生産線,這也是我們的新突破,因為麵包物語連鎖店後期的自動化,對提高我們的競爭力是很重要的。再上面幾層樓裏成立了學院、研發中心和企業總部,使我們的國外合作夥伴也能和我們在同一個屋檐下學習、交流。整幢樓的落成代表我們邁入一個里程碑。我很欣慰也很興奮。

    記者:麵包物語在進軍中國市場時遇到過什麼挑戰?您是怎麼克服的?

    郭明忠:新加坡只有500多萬人口,而中國很多城市都超過一千萬。在新加坡,東南西北的生活方式都很接近,而中國各個地方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這可能是新加坡人比較難理解的。比如上海吃得甜、油膩一些,四川吃麻辣,北方吃麵食多一點,廣州不一定重視品牌,可能更注重好吃的味道,烏魯木齊有很多物料,是別的省份沒有的,可以就地取材做研發。這些地方的生活民俗、飲食習慣都不太一樣。我們在中國經商的時候經歷了很多這樣的文化差異。

    在中國,推廣品牌的手法不能一概而論,要去理解、開發,做出適合當地的細節規劃。剛開始,我們在中國就犯過很多錯誤,在新加坡可能開10個店9個銷售情況都很好。在中國,10個點,初期可能是6個店好,4個不好,常有評估上的誤差。包括選址和商品的研發,我們要慢慢了解各省市,改進商品,效率才慢慢提高。

    記者:根據您在中國的投資經驗,您對其它想去中國投資的新加坡企業有什麼建議?

    郭明忠: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新加坡企業通常會把一個經理人調去中國,這個人有5-8年經驗,而高層管理者會在新加坡進行遠程督導和遙控。這個經理人到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去,一開始並不了解當地的習俗,加上他的決定權有一定限制,無法拍板改進商品,最後只能通過報告來了解當地情況進行投資。這樣的做法就很危險。因此,如果要去中國投資,老闆自己或者高級經理人要駐紮在中國,生活在那裏,要有實際經驗,有決定權,能克服當地的環境,應對挑戰。這是我由衷的一個建議。

    記者:請問“麵包物語”的名字從何而來?為什麼在中國叫麵包新語?

    郭明忠:我們想成立一個烘焙事業的時候,在考慮取什麼名字好,然後覺得這個品牌應當是能走入任何國家不受約束的。我們看到製作麵包的烘焙過程,從麵糰發酵,到進入烘烤箱,到在裏面發生膨脹,到出爐後新鮮的樣子,讓我們感覺到麵包是有生命的,有故事的,是可以去“對話”的。我們考慮過法語名字,或者和東洋有關係的字眼,最後選擇“麵包物語”,因為它代表着我們的麵包可以對話,無約束,是國際品牌,也容易上口,好叫出來。在中國取名“物語”沒有通過,名字已經被註冊了。所以就改叫“新語”, 取自新加坡的“新”,代表品牌來自新加坡。

    記者:麵包物語每一款麵包的名字都很特別,每次為麵包取名字的創意是怎麼來的呢?

    郭明忠:一般人開始烘焙事業,想名字主要和産品使用的材質有關,比如用香腸就叫香腸麵包,紅豆就叫紅豆麵包等。但是我們想融入一些和身邊事物挂鉤的元素,比如富士山麵包,它的下面是一個軟麵包,上面撒糖粉,裏邊是鮮美雪白的奶油,感覺很像雪山,所以取名為“富士山”。還有“神舟五號”,麵包是站立的形狀,像神舟五號登陸月球。電影《臥虎藏龍》正在放映時,我們有一款“臥虎藏龍”麵包,外面看不出什麼,但裏面有火腿,只有撕開才知道它的美味。我有一個團隊,大家會一起設計麵包,取名字,策劃包裝。我身為領導者,喜歡新創意,喜歡和別人不一樣。我會給團隊方向,讓他們去思考,做出的東西就會有新意。

    記者:在這十多年間,新加坡有很多類似的麵包店成立,你們是否採取過措施防止模仿,進而保護自身品牌?

    郭明忠:一個品牌一旦做出成績,就會有很多同業來效仿,這在開門做生意時是防止不了的,餐飲業尤其如此。我們只能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創造,推出有新意的概念和商品。麵包物語門店從一代到四代的設計,就有差異,一代的落地玻璃是潔白的,二代是古銅色的,三代為水晶玻璃切割,四代則回歸到樸實自然的環保風格,由鐵結構和木材製成。同時幾乎百分之六十的商品設計都重新研發,完全是新的商品。開始的時候別人會效仿,但你不停地學習和創新,還是會拉開距離,所以我們要自己一直往前走、往前突破。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554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