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于文軒:執政黨群眾路線的新加坡經驗
2013年08月29日 09:35:06  來源: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産黨的法寶之一,不管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緊密聯繫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産黨成功的秘訣。新加坡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自建國伊始,一直執政到今天,靠的也是群眾路線。盡管國情、歷史和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不同,新加坡的執政黨群眾路線對中國頗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黨員需要經過組織的嚴格挑選和和考核,黨員需要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對黨忠誠。人民行動黨取得執政地位是通過議會選舉,為了繼續執政地位,走群眾路線,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援是他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這是他們的硬約束。由于採納的是威斯敏斯特式的議會選舉制,政治與行政兩分。人民行動黨作為諸政黨之一,主要作用是吸納社會精英,贏得政治支援,維護政黨的執政地位。政黨對國家的管理是通過控制國會和行政係統的政治層,將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為社會和經濟政策來實現的。

      新加坡社會和經濟政策的執行是由專業的政治中立的公務員係統進行的。事實上由于政策問題的復雜性,很多法令和政策也是由專業公務員隊伍起草的。盡管執政黨的部長可以推薦高級公務員的人選,但是高級公務員的晉升和提拔在憲政架構下卻是由政治中立的公共服務委員會完成的。盡管新加坡政府在社會中承擔著保姆一樣的角色,但是新加坡政府的公務員隊伍確實非常精幹。最新2013年新加坡統計年鑒顯示新加坡公務員(Civil Service)8萬多人,這其中一半是公立學校中小學教師,也就是説從中國的角度看,新加坡的公務員隊伍只有4萬多人。這4萬人的公務員隊伍卻管理著520萬人口。

     新加坡的社會管理從社區硬體的維護,到社區文娛活動和社會福利,靠的不是公務員隊伍的硬碰硬,靠的是政府主導的充分社區自治。具體的社區自治主要是執政黨通過社區組織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發動群眾參與和依賴群眾完成的。

      新加坡的社會管理是以選區為大單位,在國會議員的領導下進行的。由于人民行動黨的長期執政,絕大部分選區的議員都是人民行動黨黨員。他們是選區內主要社區管理組織(社區發展理事會、市鎮理事會、公民咨詢委員會和民眾聯絡所)的領導者。這些社區管理組織除了國會議員、人民行動黨的黨員擔當理事之外,吸收了大量的非執政黨的義務志願社區積極分子(基層領袖)參與。社區的硬體和環境的更新、維護,社區文體和福利活動的開展基本上都是由這些社區自治組織組織和管理的。作為執政黨的人民行動黨在企業、政府機關和學校都不設立平行的政黨組織。人民行動黨的黨支部是設在社區的。人民行動黨的社區支部書記管理和協調轄區黨員,配合議員開展社會管理活動。

      人民行動黨的黨員人數相當少因為人民行動黨信奉任人為賢,對黨員的挑選和選拔非常嚴格。人民行動黨基本上靠社會培養和選拔黨員。社會各界精英和有影響的人士,經過舉薦和嚴格長期考察,由于對執政黨執政理念的認可,加入執政黨。他們的主要目的貢獻社會。他們平時為社區服務,幫助執政黨緊密聯繫群眾,大選時輔佐本黨候選人贏得選舉。

      執政黨的國會議員每日相當忙碌,除了負責市鎮理事會對社區組屋和硬體設施進行維護更新的管理工作以外,每周固定一晚進行群眾接待,信訪民調,排憂解困,同時還要積極組織和參與社區基層組織和居委會舉辦的各種社會文體活動。國會開會時還要積極準備對重大國策和社會經濟政策進行辯論為選民爭取利益。國會議員和數量非常有限的執政黨黨員進行社會管理依賴的是大量的社區志願者,他們沒有工資和報酬,義務志願參與社區各項事務管理中來。筆者的研究生同學王教授現為新加坡一所大學的教授,工余積極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現為人民協會任命的社區領袖。(注:人民協會是一個非常有新加坡特色的政府組織。它的成立早于新加坡獨立(1965),是1959年人民行動黨上臺執政後于196071日成立的政府組織, 其目的是應對當時嚴重的種族和宗教衝突的問題,促進宗教種族和社會和諧。人民協會不是傳統意義的政府行政部門,是總理公署轄下的法定機構Statutory Board),採納董事會制的企業運作模式。目前李顯龍總理為人民協會主席。王教授本人周末和節假日非常熱心參與社區文體活動和扶老濟貧的福利活動,沒有一分錢報酬,也不是人民行動黨黨員。應該説新加坡的執政黨群眾路線就是國會議員和執政黨黨員靠自己的品行和人格魅力團結一大幫熱心社區事務的志願者共同營造環境優美、人際關係仁愛友善的社區環境的路線。通過這樣的群眾路線,執政黨以一當百,舉重若輕。

     盡管歷史、制度和社會發展的環境和基礎非常不同,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群眾路線策略非常值得思考。在加強黨內自身建設,大力推行群眾路線的同時,勇敢正視自身問題,不抱殘守缺,敢于大膽進行制度創新和進行頂層設計可能才是王道。作者于文軒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李小雨 ) 【字號 列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5271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