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黃氏兄弟:新加坡首富的中國情結
2013年08月10日 08:50:44  來源: 楚天金報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黃氏兄弟:新加坡首富的中國情結

圖為:黃志祥(左)和黃志達

  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同比增長近三成,在中國人加快“走出去”的同時,國外著名企業也在加快來華的步伐。新加坡最大的房産商“遠東機構”近日就到重慶、武漢等地推銷。

  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執掌遠東機構的黃志達和哥哥黃志祥為新加坡首富,資産高達101億美元。新加坡每六間私人住宅中,就有一間是遠東機構興建的。它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私人房地産開發商,旗下企業開發的房地産項目超過700個。

  黃廷芳常對兒子們“愚蠢”的想法或行為大動肝火。黃志達記得父親常對他説“即使你聽了會傷心,我還是要提醒你,因為只有我才會這麼做。你現在所處的位置高高在上,除了我,大家只會對你説奉承話”。

  黃志達曾買過一輛豪華跑車,結果父親一頓教訓後,他只得把車退了:“我們家是本分生意人,不出花花公子。”

  老父:買荒地 破解“房地慘”難題

  遠東機構是祖籍中國福建的黃廷芳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一手締造的,如今香港主要地産商之一的信和集團也是其所創。

  1928年,黃廷芳出生於福建莆田,6歲跟隨父親到新加坡,開了一家醬油廠和雜貨店,專門售賣乾貨、腌製品和莆田特産。

  黃廷芳二十多歲時創業開雜貨店,但失敗了。隨後,他重返醬油加工行業,積累了一點本錢後,改行進入房地産業。他的第一個項目,是在新加坡華登嶺建了72間排屋和半獨立洋房。

  上世紀六十年代,新加坡房地産慘澹,被稱“房地慘”,許多開發商破産。

  當時,華登嶺一帶下雨就淹水,房子滯銷。黃看準時機低價買下地皮建洋房,再以每棟10萬新元的誘人價格出售,由此賺到第一桶金。

  坊間傳言,黃當過的哥,他動員了500名的士司機合資,才買下那塊地。

  上世紀70年代,黃廷芳遭遇第一次危機。新加坡政府抑制過熱的房地産市場,市場陷入低迷。黃廷芳受到影響,他轉戰香港,創辦信和集團,繼續地産生意。

  在香港,他複製新加坡模式,大片買入那些具有發展潛力卻無人問津的荒地,獲利頗豐。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因未來前途問題導致經濟低迷,信和集團大虧超10億港元,幾乎到破産的邊緣。黃廷芳剛喘過一口氣,便繼續在香港購買地皮。1997年香港回歸時,黃是唯一受邀見證中英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的新加坡商人。

  “不要在房産市場蓬勃時才進場,市場疲弱時就退場。”他稱自己要做一名“全天候創業家”。他生前非常勤奮,經常一天工作12到18小時,最常説“能者多勞”。

  這樣的理念幫了他,他最早在新加坡開發的價格10萬新元的洋房,在政府改進了溝渠系統後,成為黃金地段,漲到了450萬新元。而信和集團現在是香港主要地産發展商之一,居香港地産前四強,為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之一。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514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