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聚焦新加坡外籍新娘 文化差異大婚姻陷困境
2013年04月23日 14:08:43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上英語課的外籍新娘來自印度尼西亞、中國和越南。右二為阮氏清泉。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步入21世紀以來,新加坡公民和非公民的異國婚姻一直佔本地結婚總數不小的比例,當中又以本地男性外娶的個案居多。隨着外籍新娘的增加,其中有一群處境或許更複雜更艱難,尤其是在文化差異、語言交流、居留權及就業等方面。這些困難若沒有及時處理,當婚姻亮起紅燈,或當丈夫遇上意外時,受害的不只是她們,還有她們的孩子。記者日前關注這一群體,探討她們所面對的困境。

  來自泰國東北部的烏隆他尼府(Udon Thani)的蘿絲(33歲)約7年前認識了現年49歲的丈夫。回憶起自己和丈夫的相遇,她甜滋滋地説,一切似乎冥冥中已有註定。

  當年,蘿絲的丈夫陪朋友到泰國約見一名網友,該名網友則找了蘿絲一起赴約,兩人就這樣結識。丈夫回到新加坡後,兩人一直通過網絡保持&&,兩年後才正式交往。蘿絲説,丈夫顧及自己比她年長,所以一直不敢行動。

  交往一段日子後,兩人最終在2010年共結連理,蘿絲也為了丈夫而移居到新加坡來。

  像這樣由公民和非公民組成的異國夫婦在本地不在少數。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本地有約11萬4000對異國夫婦,而外籍配偶中86%是永久居民,其餘則持其他居留準證在這裡逗留。

  異國婚姻中,68%的外籍配偶來自東南亞,25%則來自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

  數據也顯示,2011年結婚的公民中,有39.4%的伴侶並非本地公民,較2001年的34.0%多。而且在這類婚姻中,男性外娶的比例接近八成,妻子絕大部分是來自亞洲。

  人數日益增加的外籍新娘中,不單只有越南新娘、中國新娘等,還有其他地方來的新娘,如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地。不過,總理公署國家人口及人才署受詢時,&&無法提供確切數據。

  差異引發衝突與摩擦

  這些外籍新娘遠嫁他鄉,必須面對的問題不少,有些甚至變成夫妻關係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引爆,摧毀婚姻。

  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受詢時説,過去四年,每年平均有30到60名外籍婦女和她們的孩子到政府資助的庇護所尋求援助。尋求庇護的外籍婦女主要是庭暴力的受害者,其他則面臨經濟困難、家庭排斥,或是變成單親媽媽。

  成立於1998年的新加坡總教區移民與旅者牧民委員會(ACMI),多年來致力於協助在本地碰到困難的外籍移民,從2006年開始有外籍新娘上門求助,或是由非政府組織,如婦女行動及研究協會轉交來的個案。ACMI高級執行人員洗志芳説,一般上那些通過婚姻介紹所或親朋戚友介紹而認識丈夫的外籍配偶,很多時候兩人的感情基礎不深,若不及時化解他們之間的差異,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衝突與摩擦。

  她舉例説,一些越南新娘聽不懂英語或華語,與丈夫和他的家人交流時無法表達自己。“曾有一對夫妻在接受婚姻輔導時,丈夫説完後,我問妻子明白他説了什麼嗎,她卻只是一直微笑,保持順從的態度,讓人看了很心酸。”

   1 2 3 4 下一頁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4619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