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新加坡議員:永久居民和新公民申請條件應更嚴格
2013年03月10日 07:20:46  來源: 中新網 【字號 】【收藏】【打印】【關閉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議員建議,新加坡永久居民和新公民的申請條件應更加嚴格,可以在現有程序上讓新加坡人和社區也參與批准程序,以促成更好的國民融合。

  新加坡國會撥款委員會7日辯論總理公署的開支預算時,有四名議員提出,有意成為永久居民和公民的人在提出申請時,須得到五至十名新加坡人的支持。

  議員洪維能最先提出這個看法,他&&,現有申請完全由政府審核,為何不讓新加坡人參與這個過程?

  “如果我們接受新移民加入新加坡人核心,那麼讓現有核心成員表達他們的看法一定説得通。或許,我們應要求永久居民獲得一定程度的社區支持,作為獲得公民權的最後一道門檻。換句話説,我建議在引入新公民的過程中,讓社區扮演有意義的角色。”

  他建議在現有程序上,讓申請者得到十名新加坡人的支持,例如五人是申請者的同事,五人是申請者的鄰居。為確保制度公平及不被濫用,他也建議支持者必須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或移民多年的新移民;支持者也須由不同種族新加坡人組成,以顯示申請者了解新加坡社會種族和諧的重要性。社區領袖可幫忙查核支持者的真實性。

  主管人口事務的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和總理公署部長傅海燕在答覆議員時,都&&政府將認真考慮議員的建議。

  張志賢説:“這是鼓勵融合的可能方法,顯示申請者適應新加坡的習慣、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程度。我們在改善框架的過程中,會研究這些建議,同時歡迎其他建議。”

  此外,議員畢丹星和再納希望政府對永久居民和公民的審核條件更加透明,林瑞蓮則要求政府移民數據和資料更加透明。

  張志賢説,新加坡政府在審批申請時,會考慮申請者在新加坡的居住時間、家庭背景、經濟貢獻、學歷和年齡,以及與新加坡人的家庭關係等方面,這些是主要考量,但政府不公布審批申請的詳細條件。

  他説:“我們不想鼓勵申請者故意使自己符合特定條件,人為地提高他們獲批准的可能性。”

  他指出,許多國家也採納這種做法,在審核移民申請時不透露評估細則。

  至於移民資料,張志賢列舉了多個如人口趨勢報告、結婚和離婚數據等公開信息後説:“我們提供整體信息而非細目,是因為細目數據的公開可能對我們沒有利。它可能對一些族群帶來影響,也可能令移民或外勞的來源國敏感。”

  他説,這是新加坡政府不提供來自不同國家移民詳細數目的原因,他希望議員理解這些數據的敏感性。(王潤)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李小雨 ) 【字號 打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4437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