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稅收政策
新加坡始終秉承親商理念,這從它實行的稅收政策便可略見一斑。
由於新加坡是公司稅稅率最低的發達國家之一,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者的關注。新加坡國內稅務局(IRAS)全面監控稅收制度的實施情況。
公司稅徵稅範圍
無論是本地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都必須對下列收入依法納稅:
在新加坡境內取得的收入或來源於新加坡的收入;或者在新加坡收到的海外收入 。
在進行評稅時,是以上一年度的收入作為基礎。換而言之,公司在每個評稅年度(Year of Assessment)申報上一個財務年度的收入。
居民與非居民的差別
根據公司的控制和管理職能是否在新加坡,將納稅人分為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
新加坡居民公司是指公司的控制和管理職能在新加坡的公司。
外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的分支機構通常不被視為新加坡居民公司,這是因為此類分支機構的控制和管理職能歸屬於其海外母公司所有。
一般而言,居民公司與非居民公司的計稅基礎完全相同。不過,居民公司可以享受下列稅收優惠政策,但非居民公司卻無權享受:
居民公司有權享受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簽訂的避免雙重徵稅協定(DTA)中規定的優惠待遇。
按照《所得稅法令》第13條第8款的規定,對居民公司從境外取得的股息、其海外分支機構的利潤以及來自境外的服務收入實行稅收減免。
新成立的居民公司可加入稅務豁免計劃(tax exemption scheme)。
個人所得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會因納稅對象(居民個人或非居民個人)和收入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適用不同的稅率。在某個特定的評稅年度(YA)中,如果符合下列條件,則被視為居民個人:新加坡人;新定居在新加坡的新加坡永久居民(SPR);或者上一年度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以上(含183天)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除此之外,則在該評稅年度均被視為非居民個人。
居民個人必須就其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納稅。由於受雇於新加坡企業而在新加坡收到的來源於新加坡境外的收入也必須依法納稅。但是,居民個人取得的海外收入無須納稅。新加坡實行累進稅率制。除了個人所得稅減免之外,個人所得稅稅率保持在0-20%之間。想要了解有關新加坡稅率的更多信息,請點擊這裡。
居民個人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想要了解有關個人所得稅減免項目的更多信息,點擊這裡 。
如果非居民個人在一個公曆年度內在新加坡受雇累計不超過60天,可免繳個人所得稅,但在新加坡擔任董事、演藝人員以及在新加坡進修實習的非居民個人除外。非居民個人只對其在新加坡境內賺取的收入繳納所得稅,稅率為15%,或根據居民個人所得稅率繳稅,以較高者為準,但不得申請個人所得稅減免。
代扣稅
非居民個人必須就其來源於新加坡的收入納稅。按照法律規定,在向非居民個人支付特定款項時,必須代扣一定比例的款項並向新加坡國內稅務局(IRAS)繳納。該代扣款項被稱為代扣稅。
在向非居民公司支付特定款項時也必須繳納代扣稅,具體涉及利息、貸款、版稅、管理費、租金等款項。
新加坡自2008年2月15日起取消遺産稅。
新加坡修正三項稅務法案 實施更優惠稅收政策
新加坡國會上通過了所得稅、消費稅及印花稅修正法案。
根據修正的所得稅法案,政府將給企業一次性20%公司所得稅繳稅回扣,頂限為1萬元,或對中小企業給予最高達5000元的現金補貼。改進了生産力及創新優惠計劃(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 Scheme),企業在六大項目的開支可獲得的稅額扣減,將從開支的250%提高至400%,每個開支項目的頂限也從30萬元提高至40萬元。此外,企業可得到的現金補助頂限,從每年2.1萬元提高為3萬元。
消費稅(修正)法案條文包括允許政府推出新的“特準海事顧客計劃”(Approved Marine Customer Scheme),讓特準海事顧客可購買或租用享有零消費稅率的産品,以使用或安裝在國際航行的商船上。
印花稅(修正)法案主要是刪除多種印花稅。私人公司轉為有限責任合夥公司,也可豁免繳付印花稅。可讓私人公司重組時有更大的靈活性。
新加坡主要的稅收優惠
新加坡採取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是為了鼓勵投資、出口、增加就業機會、高新技術産品的生産以及使整個經濟更加具有活力的生産經營活動。例如,對具有新技術開發性質的産業給予5至15年的免稅期;出口産品的生産可以享受最高達所獲利潤的90%的免稅待遇,期限為3至15年;對計算機軟體和信息服務、農業技術服務,醫藥研究、試驗室和檢測服務等生産和服務公司用於研究和開發的支出允許雙倍扣除。
在涉外稅收方面,居民公司來源於國外的收入在匯到新加坡時應該納稅,但有稅收協定的,可以根據協定的規定得到抵免。另外,對於居民來源於與新加坡沒有稅收協定的某些國家的特定項目所得也可以得到新加坡提供的單方減免稅優惠。這些所得包括:提供專業技術、諮詢獲得的所得,以及稅法規定的金融等服務業所獲得的所得。
在東盟國家取得的所得也可以獲得對應的單方稅收減免。匯到新加坡的股息可以得到相應的抵免。(來源:中新經貿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