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探尋新加坡的歷史之旅
2012年11月21日 15:32:16  來源: 新加坡旅遊局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雖然新加坡最早的歷史記錄,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追溯,但中國歷史在三世紀時曾將其描述為“蒲羅中”,即“半島頂端的島嶼”。後來,西元1298年至1299年之間,首批移民落戶此處,這個城市被命名為淡馬錫(Temasek),意即“海城”。

    在西元14世紀,這個小島也因它的地理位置而得名的。根據傳説,當時巨港(即三佛齊首都)王子桑尼拉•烏他馬(Sang Nila Utama)某天外出狩獵時,見到一只前所未見的動物。他認為這是一個吉兆,于是他在發現動物的地方創建了一座城市,並命名為“獅城”,即Singapura,源于梵語中的“Singa”(獅子)和“pura"(城)。

    當時,獅城 (Singapura) 就被當地五位國王所統治。這城市位于馬來半島頂端,是海上貿易的自然交匯點,因此很快就崛起成為數一數二的海上貿易中心。其中,來自中國、印度、阿拉伯的帆船、葡萄牙戰艦和印尼布吉帆船等,全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新加坡經歷史上另一重要的歷史時期是西元18世紀,現代的新加坡就在那時建立起。此時,新加坡已成為馬六甲海峽上,一大重要海事經貿樞紐,而英國也逐步意識到在該地區設立港口的必要性。英國商人,急需一個能提供補給的戰略地點,以保護這日益強大的帝國商船隊,並預防荷蘭人在此地區肆意擴張。

    當年,擔任明古連(Bencoolen)(即今日明古魯省Bengkulu)副總督的史丹福•萊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在考察附近島嶼後,于1819年1月29日正式登陸新加坡。他很快就意識到,這片滿是沼澤覆蓋的海島,其實蘊含著巨大潛力,于是當下便決定與當地統治者談判簽訂條約,將新加坡建設為海上貿易轉机站。不久,島上的自由貿易政策吸引了來自亞洲、美國,甚至中東的商賈紛至遝來。

    1832年,新加坡成為繼檳城、馬六甲之後的另一海峽殖民地行政中心。1869年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以及電報和蒸汽輪船的出現,新加坡作為擴大東西方貿易中心的重要性也大大提升。到了1860年,這個欣欣向榮的小島人口,已從1819年僅有的150人激增至80,792人,並主要由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組成。

    然而,新加坡的和平與繁榮,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重創。1941年12月8日,新加坡遭到日軍的空襲,一度被視為堅不可摧的新加坡,于1942年2月15日被日本入侵後而不幸淪陷。在淪陷的3年半歲月裏,大批無辜平民死于戰火,舉國上下遭受極大淩辱與壓迫。

    1945年日本投降,該島即被移交給英國軍政府,一直到檳城、馬六甲和海峽殖民地解體為止。1946年3月,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1959年,隨著民族主義的崛起,新加坡成立了自治政府並迎來首次普選。是次選舉中,人民行動黨(PAP)贏得43席的絕對領先優勢,李光耀當選新加坡第一任總理。1961年新加坡加入馬來亞,與馬來亞、沙朥越和北婆羅洲合並組成聯邦,1963年組成馬來西亞。不過,這次合並不成功,不到兩年後,新加坡就決定于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民主國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終于成為獨立共和國。

    今天,通過走訪當地許多古跡、博物館和紀念館,您可詳細回顧新加坡過去各大先賢的貢獻。所謂博古通今,當您來到新加坡時,請記得抽空漫步于許多別具南洋或殖民地風採的地標性建築或紀念碑,因為新加坡豐富的人文歷史就深藏其中,待您一一發掘。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朱永磊 ) 【字號 列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