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沃德數字谷項目簽約儀式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是開發區重點布局的數字經濟總部項目,將對完善數字經濟鏈條,豐富數字經濟業態,推動數字經濟跨界融合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這是我們探索創新房地産行業新質生産力的一個代表項目,其中包括文化賦能、康養賦能等五大創新內容,智能機器人、遠程醫療、evtol停機坪、蘿蔔taxi等數字化配套,未來也都會出現在這裡。”談及如何打造這一“數字谷”,華納集團董事長徐綏遠介紹,項目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搭建多元數字技術場景,深入推進數實融合,不斷拓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
近年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超前規劃、全域統籌,積極培育數字經濟重點賽道,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産業集聚高地,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和核心産業,持續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全區數字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邁上新&階。
“經過數字化提升改造,我們公司設備稼動率提升7%,檢測效率提高了30%!”在開發區一家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數字化生産車間內,來自海克斯康東營賦智中心的智能設備和工業軟體已調試完成,正在有序高效運轉。2023年7月,海克斯康東營賦智中心項目正式簽約後,僅用5個月時間就在開發區投入運營。這是海克斯康在中國大陸建成投用最快的項目。
“我們在這裡落地,是因為看好開發區的産業空間和營商環境。”海克斯康東營賦智中心相關負責人薄飛告訴記者,開發區內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場景豐富、業務量大,在簽約之前,該公司就與當地多家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截至目前,海克斯康東營賦智中心已服務東營市石油石化、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企業65家,為其提供數字化轉型方案與技術支持,並成功入選山東省首批“産業大腦”建設試點和入庫培育名單。
近年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營商環境再提升,圍繞經營主體准入、準營、退出全生命周期服務集成改革做好“快、實、精”三篇文章,着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區,在落實國務院確定的13個服務場景的基礎上,迭代升級省級42個高頻“一件事”服務場景,持續深化市場准入類企業快速准入退出、商貿服務類企業集成一次辦理、民營發展類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向高效辦成“一類事”延伸。
目前,開發區已打造東營軟體園、光谷未來城等多個數字經濟發展載體,建成省級數字經濟園區(試點)3家,簽約落地海克斯康、航天宏圖等一批數字經濟頭部企業項目,悅來湖數字經濟産業園已落地數字經濟企業700余家,登記數字人才6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