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山東省棗莊市持續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塑優培強“榴光溢彩田慢城”品牌,蹚出一條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做強特色産業
壯大“三産融合”石榴産業鏈
棗莊是國內集中連片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産業鏈條最完整的石榴産地之一,聚焦石榴産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壯大“三産融合”石榴産業鏈,精心繪就榴業強、榴鄉美、榴農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加快石榴産業大發展。貫徹落實省《關於支持棗莊石榴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成功召開2024石榴産業發展大會,橫向融合農文旅、縱向貫通産加銷,着力形成全要素集聚、全産業融合、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的發展格局。持續深化與廣藥集團的合作,總投資20億元的王老吉(棗莊)大健康産業園項目一期建成投産,打造飲品、果酒、化粧品、大健康産品4個生産基地,建設産品研發、電子商務、綜合檢測3個中心,預計年可實現營收5億元。
建設文化旅游大項目。健全“鏈長+協會+鏈主+基金”工作機制,2024年棗莊市魯南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等3個項目進入山東省高質量發展項目庫,棗莊市級特色文旅康養産業鏈新簽約億元及以上項目13個。推進石榴文化與卡通動漫、游戲開發、影視展演等文化産業跨界融合,開發推出更多富有石榴元素的文創産品,棗莊原創動畫片《絲路》把石榴文化傳播四方。
開拓石榴盆景盆栽大市場。棗莊有2000多年的石榴栽培歷史,“石榴盆景栽制技藝”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盆景盆栽兼顧整體造型與花果觀賞,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市場優勢。嶧城區年銷售盆景盆栽20余萬盆,産值5億余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石榴盆景盆栽産地和集散地,享有“中國石榴盆景之都”的美譽。
實施賦能計劃
打造“一園兩河”文旅新空間
深化黨建引領文旅強村惠企富民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文旅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形成由“文旅系統黨組織書記+選派第一書記+片區(村級)黨組織書記”等為代表的“榴花書記”工作梯隊,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河兩園”鄉村振興文旅新空間。
“冠世園·榴光溢彩”片區,以國家3A級旅游景區張莊石榴風景區、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張莊村等為帶動力量,實施張莊、城子等7個村“跨村聯建”融合發展,推行“合作社+共富公司+農戶”合作模式,組建黨組織領辦合作社6家、共富公司3家。將吉利石榴王、臥龍槐、留園山莊等景點串連成線組成“張莊八景”,榴鄉好品薈匯集石榴系列食品、美粧産品、文創産品及沙溝鎮本土特色農産品,着力打造集石榴文化、觀光休閒、康養研學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新空間。
“三灣裏·薛河古韻”片區,重點建設後灣辣子雞小鎮、“啼雲學館”研學中心、裸心嶼休閒營地等農文旅項目,以歷史文化、非遺傳承為主題,實現研學體驗、非遺傳承、文創銷售深度結合。通過租賃、合作等方式整合鄉村閒置住宅入股共富公司統一運營,後灣辣子雞小鎮擁有辣子雞餐飲店、特色民宿、本地小吃等業態,小鎮年綜合營收達2500萬元。
“古夢運河”片區,推出最美程莊、共富工坊、蔬果部落、菊韻花海等新場景,新建了15個運河休閒驛站,打造産業興旺的十里田廊、色彩繽紛的十里畫廊、網紅打卡的十里游廊,推動小景變大景。依託勝利渠教育培訓基地,成立勝利渠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推出勝利渠精品研學游,2024年累計培訓黨員幹部80余期7000餘人,接待參觀游客4萬餘人次。
升級服務場景
激發鄉村文旅市場活力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鄉村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棗莊健全完善現代公共服務體系,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創新實施“書香潤棗莊鄉村閱讀行”公益閱讀推廣、戲曲進鄉村等惠民項目,把特色文化內涵和地域元素融入鄉村旅游全過程和文旅消費各環節。
文化“兩創”助力惠企富民。棗莊大力推進省級非遺項目陰平毛筆製作技藝傳承發展,逐步形成包括毛筆製作、展示、交易,書畫作品創作、銷售及毛筆文化傳承、交流等內容的産業聚集區。深度挖掘運河支隊紅色資源,建設白樓灣黨校、運河支隊記憶館、白樓灣濕地公園等,探索集“紅色教育+農事觀光+餐飲旅游”於一體的運營模式,把白樓灣黨校、白樓食堂納入市場化管理運營,每年為村集體新增經營性收入15萬餘元。
豐富業態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發展“石榴+旅游”“石榴+康養”等新業態,與山東省文旅集團合作推進冠世榴園青檀寺景區“開園煥新”,打造水起雲墅民宿群、雲深處康養研學基地等一批休閒度假項目,把石榴文化融入“榴花參處”“榴取丹心”等獨具地域特色的盛世石榴宴中,加快創建冠世榴園省級旅游度假區,讓特色景點“串珠成鏈”,彰顯精品線路魅力。
據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冠世榴園景區共接待游客36.7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971.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