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大明湖畔邂逅“夏雨荷”?可以有!-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2/19 10:52:27
來源:齊魯晚報

想在大明湖畔邂逅“夏雨荷”?可以有!

字體:

  近日,“夏雨荷”造型的燈組出現在濟南大明湖畔正誼廣場,“吸睛”的裝扮一亮相便引起關注:“不騙你,我真的在大明湖畔見到夏雨荷了”……那麼,“夏雨荷”是怎麼來的?“身高”多高?耗時多久完成?最終呈現怎樣的形態?

  “我真的見到夏雨荷了”

  夏雨荷這一人物形象出自琼瑤的作品《還珠格格》,多年來被讀者、觀眾深深熟記,那句“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更是成為網絡流行語,也讓夏雨荷成為大明湖景區“行走的代言人”,吸引着眾多游客追隨其腳步來到大明湖。

  “不騙你,我真的在大明湖畔見到夏雨荷了。”12月17日,市民小鹿在社交&&發文並配上“夏雨荷”花燈的圖片。

  記者了解到,這座巨型的“夏雨荷”造型為即將在濟南市第44屆趵突泉迎春花燈會亮相的燈組之一——“湖畔雨荷”,這也是歷年花燈會以來體量最大的單體造型燈組。

  頭“戴”簪花簇擁而成的精美發飾,一襲精緻的淺紫色古裝貼合着身形,精緻的“妝容”更是栩栩如生,眉毛細長而溫婉,淡淡的腮紅輕掃在臉頰,增添了幾分嬌羞與嫵媚,栩栩如生……“夏雨荷”造型的花燈一經亮相便成為景區的焦點,路過市民幾乎都會被這一場景吸引,紛紛駐足合影打卡。一位身着古裝的“簪花少女”更是直接曬出打卡照,“濟南新晉網紅打卡地標,咱也是蹭上了”。

  “‘夏雨荷’一直口口相傳,在大家的想象中以各種姿態存在,現在一下子就具象化了。”市民張先生説。

  “夏雨荷”是如何“誕生”的

  “夏雨荷”是如何“誕生”的呢?據本屆趵突泉燈會合作方、自貢文旅燈會執行方負責人何遠盛介紹,“夏雨荷”主燈高12米,經過6天的日夜組裝,該燈組已初具規模。

  何遠盛説,儘管“湖畔雨荷”花燈體量巨大,但製作工藝仍遵循傳統綵燈製作方法。在製作工藝上,首先採用鐵絲進行絲架造型。“起初鐵絲呈平面狀態,通過工人的凹折,使其呈現出立體的造型。隨後進行焊接工作,工人們依據效果圖,進一步完善形狀細節。在內部裝上燈並調試好後,開始進行表面的色丁布裱糊。”

  説到最為吸睛的“夏雨荷”臉部,何遠盛&&,一開始也只是由白色或接近皮膚顏色的布進行裱糊,經過美工師傅的精心“化粧”,才呈現出如今眉如遠黛、唇若點櫻的精緻面容。

  “像夏雨荷臉部妝容,眉毛、眼睛等,都是由美工老師使用丙烯顏料,通過噴槍等工具上色,給她‘化粧’。身上的顏色則是用噴槍噴繪而成。”何遠盛説,“裱糊工作耗時較長,需要十多個工時,4個美工師傅處理上色等工作則花費了3天時間。從整體製作周期來看,加上運輸等環節,‘夏雨荷’從製作、運輸到成型耗時將近一個月。”

  同時,“夏雨荷”造型花燈將首次實現與游客“互動”,“‘夏雨荷’可以眨眼,充滿科技感、實景感。”濟南文旅集團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夏雨荷”燈組最終呈現何種場景?“燈組將配合添加荷花、少女等元素。”何遠盛説。

  記者注意到,在“夏雨荷”燈組的身側與腳下,一片栩栩如生的荷池景致初步顯現,活潑可愛的少女形象花燈也已陳列在側。據悉,該燈組預計12月19日竣工,“我們希望以古裝少女形象,生動演繹雨荷的神秘與優雅,再加上流行的網絡詞彙,使之整體更具趣味性。”上述工作人員介紹。

  與“夏雨荷”一起在濟南過年

  當“夏雨荷”遇上濟南年,當濟南歷史人文、泉水文化融合新春節慶文化,濟南文旅集團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此次用極具網感的表現手法將“大明湖畔夏雨荷”這一熱門IP巧妙地進行再現,精心打造出唯美浪漫的古風少女形象,並且搭配風趣幽默的網絡流行詞,“期待能夠讓市民游客眼前一亮,也希望這裡能成為本屆花燈會拍照打卡的璀璨亮點,成功‘出圈’”。

  “趵突泉迎春花燈會是濟南傳承多年的傳統文化活動。花燈會上各種風格的花燈匯聚一堂,既體現着精雕細琢的細膩工藝,也展現着大膽創新的藝術構想,展示着傳統文化。”濟南大學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孫競認為,作為年俗文化的代表,花燈會體現着濃濃的年味兒與煙火氣。“看花燈不僅是濟南人的過年方式,也漸漸成為外地游客來濟南‘尋年味兒’的必選項之一。”

  數據或許也能夠説明這一點,在花燈會等節慶活動的加持下,今年春節假期,濟南趵突泉景區接待游客量超過了209.6萬人次,成為全國百個5A級旅游景區中第三火爆的景區。

  值得注意的是,第44屆趵突泉迎春花燈會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與來自“中國燈城”的自貢文旅進行深度合作。頂級團隊打造,全新維度創新,文化底蘊深厚,時尚元素交融,打造多個“首次亮相”,“歷年之最”的花燈會即將與市民游客見面。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