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生“寸金”,濟南歷下靠什麼?-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2/19 16:59:53
來源:大眾日報

“寸土”生“寸金”,濟南歷下靠什麼?

字體:

  12月16日上午,濟南信泰中心T1塔樓正式封頂。信泰中心位於濟南中央商務區核心區,是“山泉湖河城”中的第三高“城”,主塔T1高約330米,總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塔樓封頂,代表着項目進入交付衝刺階段,這座“城”將成為歷下區、濟南中央商務區對外展示大“城”形象、提升大“城”競爭力的重要窗口。

  2021年4月21日,高約240米的濟南華泉萬象天地A1地塊(華潤超高層)項目封頂,該項目是“山泉湖河城”中首個封頂的超高層。同年7月19日,高約360米的濟南平安金融中心項目核心筒結構封頂。2022年6月9日,山東國際金融中心(IFC)428米超高層項目核心筒封頂。

  總面積100.89平方公里的歷下區,僅佔濟南市土地面積的1%,是濟南市面積最小的區,可以説“彈丸之地”。如何在“寸土之地”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乃至實現高質量發展?向“天空”要空間成了歷下區走向“大城”的必然選擇。從240米到428米,超高層不斷刷新城市天際線的過程,也是歷下區不斷向“高”要效益的過程。

  近年來,濟南中央商務區保持了高速發展的強勁勢頭。自2015年6月啟動徵收拆遷,2017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這片3.2平方公里的發展熱土上,已累計建成商業商務載體330萬平方米,註冊經營主體達1.1萬家,入選“中國商務區綜合競爭力20強”,成為濟南市高端樓宇最密集、總部企業最集聚、高端人才最嚮往、高端消費最活躍的産城融合新高地。

  建好高端樓宇是第一步,如何讓它們發揮更好的效益考驗着地方政府的智慧。“過去存在樓宇內企業情況掌握得不全面、企業經營數據掌握不精準、樓宇運營管理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為此歷下區提出了‘米均效益’評價體系。”歷下區委常委、副區長武毅介紹,歷下區對CBD片區219座樓宇內的企業進行了詳細梳理,研究樓宇“米均效益”分析模型,逐步實現“按類評價”“分級施策”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助推了樓宇經濟轉型升級、騰籠換業。

  位於龍洞街道的金鼎中心項目於今年8月投入使用,該項目以總部經濟、金融+、現代服務業為産業定位,打造片區省市骨幹金融企業和投融資&&集聚高地。樓宇林立的龍洞街道轄區,總部企業、金融機構、行業龍頭等重點企業聚集,形成了繁榮的經濟生態圈。

  以“米均效益”建設為契機,該街道充分發揮樓宇物業熟悉企業、服務企業優勢,定期開展座談交流,形成良性互動。“我們持續開展服務樓宇企業行動,着力打響‘龍洞服務’最佳營商環境品牌,問需於企,問計於企,以‘專班式’‘配套式’‘鏈條化’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助力企業發展。”龍洞街道黨工委書記付延華&&。

  不過從城市發展的規律來看,“攤大餅”式的擴張已經不是最優解。如果説高端樓宇代表着向“天空”要空間,那麼“向下開發”則是歷下區作為中心城區破解城市發展瓶頸的提前布局。

  就在濟南中央商務區五大超高層建設並陸續封頂的同時,一座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地下城”也慢慢揭開了面紗。地下空間開發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從上往下依次是地下公共空間、綜合管廊、地下環路和停車場以及兩層的軌道交通。

  在軌道交通方面,濟南中央商務區規劃了4條線路。2020年,龍湖濟南奧體天街項目依託地鐵3號線安成街站,打造了濟南市首個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商業項目,成為網紅打卡點。今年10月9日,濟南市首個軌道交通地下TOD綜合體——千佛山站TOD綜合開發項目正式開建。該項目位於歷下區核心區域,將建設地下商業中心,連接地上生態景觀廣場和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實現“顯山露水”,勾勒出獨特的城市天際線。

  構建TOD模式已成為各大城市引領城市布局優化、增強城市功能品質、促進城市産業發展、打造職住平衡體系的重要抓手。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認為,在TOD模式下,市民的工作就業比較方便,生活配套很齊全,就醫就學通過配套解決,道路的交通壓力減小,營造了一個靠綠色交通就能保障出行的體系。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