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關鵬在印象濟南·泉世界進行“撂地”演出。呂高凡 攝
關鵬與師父牟衍銘(穆派戲法第三代傳承人) 受訪者供圖
“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了!”蔡女士的驚嘆聲在人群中格外響亮,她那滿是驚訝的面容仿佛在訴説眼前的震撼一幕。在印象濟南·泉世界景區中心位置,觀眾將一位男子圍在中間,他優雅地撩袍,向觀眾展示身旁空無一物,緊接着,手中的毯子如靈動的精靈,在身前輕輕一抖,剎那間,一個裝滿水的大碗竟“憑空”出現在眾人眼前……現場觀眾紛紛拍手叫絕,讚嘆之聲此起彼伏。
這位年僅28歲的男子名叫關鵬,是中國穆派戲法的第四代傳承人。“戲法就是中國的魔術,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沉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璀璨瑰寶。”關鵬目光堅定而自豪地説道。
如今,關鵬是山東省內少數系統性開展“撂地”演出的戲法師。在成功考取濟南市街頭藝人證後,他幾乎每週都會出現在戶外,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撂地演出,“現在學習古戲法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中國有着屬於自己的、獨具魅力的傳統戲法,為中國古彩戲法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獻技
冬日的泉城街頭,冷風凜冽,街頭巷尾卻瀰漫着一股熱鬧的氣息。在印象濟南·泉世界景區內,關鵬氣定神閒地站在人群中間,身着傳統服飾,身姿挺拔,舉手投足間盡顯專業風範。
短短一小時內,關鵬如神奇的魔法師一般,在眾目睽睽之下,接連表演仙人摘豆、空碗取水、隔空搬運、變活蛤蟆、生吞鐵球等戲法,引得現場觀眾一片驚呼,特別是小朋友們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臉上寫滿了驚奇與興奮。
在中國傳統古彩戲法的浩瀚世界裏,有着獨特的“八字真言”,即“捆、綁、藏、掖、撕、攜、摘、解”。關鵬的精彩呈現,可謂將這“八字真言”演繹得淋漓盡致,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對傳統技藝的精湛掌握與深刻理解。
傳承
關鵬是中國穆派戲法的第四代傳承人。“穆派古彩戲法”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由戲法大師穆文慶一手創立。它巧妙地繼承了民間戲法的獨特魅力,融合了“聲、光、電、化、物”等多元原理進行表演,在我國廣袤的大江南北獨樹一幟,閃耀着獨特的藝術光輝。穆派古彩戲法表演分為文戲法和武戲法兩大類別,其中,文戲法保留至今的多達幾十種,其特色在於口彩相連,表演者憑藉着詼諧幽默、妙語連珠的口才,與精彩的戲法技藝相得益彰,讓觀眾在欣賞神奇戲法的同時,也能沉浸於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之中;武戲法則以動靜相宜為顯著特點,其表演內容豐富多樣,形式新穎獨特,無論是驚險刺激的動作展示,還是巧妙絕倫的機關設計,都深深吸引着廣大觀眾,在國際魔術界也享有極高的聲譽,成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關鵬與古彩戲法的邂逅,緣於一次偶然的機遇。他自幼投身曲藝學習,在藝術的熏陶下逐漸成長。2017年,當他第一次目睹穆派戲法第三代傳承人牟衍銘的現場表演時,便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深深着迷於中國古彩戲法的獨特魅力之中。牟衍銘身兼古彩戲法第五代傳承人以及穆派戲法第三代傳承人的重要身份,同時還是青島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古彩戲法——二十四孝的代表性傳承人。早在15歲時,牟衍銘便登上舞&,與師兄弟一同在青島周邊開啟了“撂地”演出之旅,就此拉開其絢麗多彩表演生涯的大幕。在近70年的漫長歲月裏,他始終堅守舞&,不離不棄。
自那之後,關鵬懷着對這門傳統技藝的熾熱熱愛與執着追求,歷經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與刻苦鑽研,終於成功拜入牟衍銘門下,正式成為穆派戲法第四代傳承人。在傳承穆氏傳統戲法的道路上,關鵬始終砥礪前行,穆氏傳統戲法所講究的“膽、劍、豆、環”四大絕技,在他的精心研習與反復磨礪下,已被掌握得爐火純青。他以實際行動,為原汁原味地傳承穆氏傳統戲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成為這一古老技藝傳承鏈條上的堅實一環。
新生
過去幾十年間,隨着西方魔術的興起,給傳統古彩戲法傳承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如今,關鵬是山東省內極少系統性開展“撂地”演出的戲法師。在成功考取濟南市街頭藝人證後,他幾乎每週都會出現在印象濟南·泉世界景區表演,致力於將中國傳統的古彩戲法重新帶回人們的視線中,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夠親身感受到中國傳統戲法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內涵。
當下科技的迅猛發展,也為古彩戲法的創新性傳承與發展開闢了新的路徑。關鵬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時代機遇,積極投身於古彩戲法的傳承創新工作之中。他致力於為古彩戲法留下豐富而珍貴的影像資料與文史資料,通過精心錄製與整理,將這一古老技藝的精彩瞬間與深厚底蘊永久定格。同時,他還借助網絡視頻&&的傳播力量,上傳自己的古彩戲法視頻作品,吸引了一大批年輕觀眾的目光。
“在街頭進行撂地演出,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希望讓現在的小朋友們知道中國有屬於自己的、獨具魅力的傳統戲法。”關鵬微笑着説,在撂地演出的過程中,他驚喜地發現,最熱情、最捧場的並非成年人,而是那些目光炯炯有神的小朋友們。他們帶着滿滿的好奇心,試圖從自己的表演中找出些許“破綻”,那專注的神情令人動容。關鵬則巧妙地運用口彩相連的表演方式,配合上“手、眼、身、法、步”戲法五訣,以豐富而幽默的肢體表演,在小朋友們純真的心靈深處,悄然種下了一顆“戲法”的種子。這顆種子,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中國古彩戲法的傳承與發展孕育出新的希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