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是個老話題,但山東省東營市的招商引資工作卻探索出了新模式,激發了新動能,構建了新生態。2023年,東營市獲批全國招商引資領域首個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着力打造全國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東營樣板”。今年,又在全省率先&&《招商引資正面清單》,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正面引導,在新一輪招商生態變革中搶抓先機、乘勢而上——
招商引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地區跨越發展的強勁引擎。
今年以來,東營市招商引資工作“新”字當頭,創新招商“打法”,瞄準“新經濟”,構建招商服務“新生態”,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打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組合拳”,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動能。
新模式:
産業鏈招商精準發力
眼下,隨着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全面推進,地方招商引資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過去拼土地、拼稅費、拼補貼的招商格局正在被打破。
11月6日,位於利津縣明集鄉的山東東寵高端寵物食品項目一期肉骨粉加工車間已完成建設,每天可生産産品100余噸;項目二期的烘乾壓制車間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年底可實現全面投産。
“山東東寵高端寵物食品項目從簽約到不動産證辦理完成,歷時135天,跑出了招商引資項目落戶的加速度。”明集鄉副鄉長董樂天告訴記者,客商來此落戶更多看中的是當地産業鏈優勢。
據了解,該項目總年産5萬噸高品質寵物食品,需要每天消耗300噸雞架、雞腸等原料,而一墻之隔的山東雅士享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擁有1.5億隻/年肉雞屠宰深加工能力,加之周邊博大食品等畜禽屠宰企業,能滿足項目的生産原料需求。
此外,生産寵物食品最重要的能源是蒸汽,預計每小時可用10噸,相鄰的中陽碳素、榮達新材料等企業大量的工業餘熱可轉換成蒸汽使用,每噸能便宜150元左右,綜合計算,每年可降低生産成本1300萬元。
一個項目,引來一條産業鏈,形成一個産業集群。不同於從前的資源招商,針對本地産業,引進産業鏈上下游關鍵、薄弱、缺失環節的“鏈式招商”成為當下方向。
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上風電專用碼頭,整齊排列的1300噸的風電塔筒正在裝船。“碼頭上等待外運的葉片、塔筒、主機、輪轂、單樁等風電大件設備都是園區企業生産的,有效地減少了企業的運輸成本,保證了企業的交付時間。”東營市廣利港東凱港務有限公司生産部負責人任賢哲介紹。
發揮山東能源集團“鏈主”企業作用,東營篩選行業頭部企業開展精準對接,成功落地中船海裝、上海電氣、金雷重裝、天能重工等産業鏈重點項目28個、總投資248億元,涵蓋了風電主機到葉片、樁基、塔筒、海纜等零部件,預計到2025年産業産值將超過500億元,打造為全國規模最大、鏈條最長、配套裝備最為齊全的海上風電裝備産業園區,探索了産業鏈精準招商的成功路徑。
“東營制定《東營市重點産業鏈招商指南》,圍繞重點産業精準繪製産業鏈招引圖譜,明確産業發展重點園區和重點企業,精準招引鏈條關鍵節點項目,推動傳統産業強鏈延鏈、新興産業建鏈補鏈。”東營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高瑞國介紹,各重點産業鏈“鏈長”、鏈辦、聯絡部門先後組織赴東南亞、北京、重慶等地開展産業招商活動104批次,新引進重點産業鏈項目203個,簽約金額1124.77億元。
新動能:
着力布局新賽道
東營,這座黃河入海口著名工業城市,如今正在調轉船頭,駛入一條新型工業航道。
眼下,位於廣饒縣李鵲鎮的山東醫正源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負壓封閉引流醫用護創海綿項目已經進入生産試驗階段。在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生産線上,工作人員對生産出來的産品進行不斷的測試和改進,為下一步進入正式生産階段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我們主要生産高端醫用敷料—負壓引流三代海綿材料,可以廣泛應用於燒傷、衝擊傷、交通事故傷等各種創傷、創口表面臨時覆蓋,起到保護創口創面、有效促進癒合的作用。”公司董事長劉桂忠介紹。
該項目為招商引資“十強”産業項目,轉化應用於負壓引流技術,生産的産品彌補了現有聚乙烯醇類産品刺激、刺痛等缺點,且與當前國內外市場同類産品相比,價格下降73%,並且填補廣饒縣乃至東營市生物醫藥細分行業的空白,有力推動廣饒縣醫養健康産業發展。
新興産業、未來産業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誰能搶先布局、率先突破,誰就能佔得先機贏得主動。聚焦重點産業、未來産業,補短提升,東營全力引進具有標誌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實現破題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讓東營招商引資呈現了新氣象。
在山東金雷新能源重裝有限公司鑄造車間內,機器低鳴,一台&橘紅色的行車排列井然有序,乾淨整潔的加工車間,大型數控機床正在有序忙碌。
“項目主要生産海上風電大型核心部件,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35%。”山東金雷新能源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廣介紹,作為省重大項目、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金雷重裝海上風電核心部件數字化製造項目,項目共分三期,全部達産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近100億元。
如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質生産力項目成為東營各級各部門招引的主要方向。1-9月份,全市新能源、高端化工和新材料等優勢産業項目共新簽約項目163個、新開工項目72個,佔比均超過75%。
新生態:
優化環境提升服務效能
現在的招商引資,已不再是單純的拼政策、拼資源,而是拼産業生態,拼營商環境,拼配套服務。
邁入11月,寧德時代在東營市墾利區的廠房建設現場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時間回溯到今年7月,當寧德時代項目與墾利區城投公司剛開始就新能源産業園設廠事宜進行初步洽談時,誰能想到僅僅三個月後,項目便順利開工建設。這般驚人的“墾利速度”,令寧德時代項目負責人王東十分震撼。
令王東震撼的“墾利速度”背後,是墾利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市首推的“雙鏈審批”模式在發揮關鍵作用,這一創新模式也為當地招商引資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何謂“雙鏈審批”?墾利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李軍闡釋道,在這一模式下,城投公司作為建設單位負責辦理廠區基礎設施建設手續,而進駐企業作為項目投資方負責辦理項目准入手續。其中,土建手續構成“一條鏈”,項目准入構成“一條鏈”,兩條鏈並行不悖、協同推進。“以往的審批模式是單線推進,各個環節依次進行,不僅耗費大量時間,還需要投入諸多精力。如今‘雙鏈審批’模式實現了雙線並行,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有效節約了資金成本。”李軍説。
近年來,東營市瞄準全省領先、全國一流,加力推進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紮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等改革,創新推出了建設企業服務中心等一系列重要舉措,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全市聚焦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確保項目招的來、落得下、發展好。
“在上海總部不能來人的情況下,通過服務專員幫辦完成了公司註冊、項目審批、土地過戶等手續,並順利開工建設,東營市投資促進中心和東營港開發區為我們提供了全周期、全流程的服務,這是項目能落地、快落地的關鍵。”山東申振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聖寶感慨道。
趙聖寶提到的項目,正是已經順利落地東營港的年産5萬噸功能高分子材料項目。該項目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滴加預乳化乳液互穿網絡聚合工藝,生産應用於手機、電腦、5G基站等工程塑料中的增韌材料,屬國內首創,個別牌號屬於世界首創。
好項目,等不得。東營市投資促進局獲取這一項目信息,立即安排專業招商人員反復論證項目可行性,確定項目合作方案,局主要領導親自推進,招商人員緊密對接,與投資方洽談項目建設方案。最終,東營市以“舊巢”引“新鳳”,盤活山東億隆機械設備開發有限公司閒置廠房,在激烈的項目選址競爭中脫穎而出,既節約了用地,也獲得投資方高度認可。
隨後,東營市投資促進局與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多部門聯動,邊公司註冊、邊項目立項,邊促進簽約、邊推動土地過戶,創下了“東營牌”招商服務的速度和溫度:用時3個月,為他們完成了公司註冊開戶、印章辦理、項目立項、項目簽約、土地過戶、土地證辦理等手續。
去年,東營市獲批全國招商引資領域首個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着力打造全國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東營樣板”。今年,又在全省率先&&《招商引資正面清單》,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正面引導,在新一輪招商生態變革中搶抓先機、乘勢而上。東營市投資促進局&&《全市投資促進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持續提升服務效能。
今年1-9月份,全市新簽約市外投資項目376個、簽約金額1731.38億元;在建市外投資項目350個,到位資金715.99億元。一個個好項目、大項目相繼落地,一批批企業正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