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智能換電櫃如何“叫好又叫座”-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1/08 11:14:49
來源:齊魯晚報

電動自行車智能換電櫃如何“叫好又叫座”

字體: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以換代充”模式在國內多個城市逐漸興起。“以換代充”模式,是指電動自行車用戶在電池需要補電的情況下,可以從集中換電櫃中提取已滿電的電池進行替換,無需再自行為電池充電。這種模式有何便利?性價比如何?濟南現狀如何?記者進行了探訪。

  一分鐘“滿血復活”

  用戶多是外賣小哥

  “以前車沒電了就停止接單了,現在有了換電櫃,能從早跑到晚。”11月3日上午,外賣騎手小張在路邊的一處換電櫃前將電量補滿,準備迎接送單午高峰。小張介紹,以前給電動車充電需要花費幾個小時,現在只需幾十秒,換電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記者發現,換電櫃與外賣櫃、快遞櫃等形狀相似,每個櫃子有8至12個電池倉。使用方法也非常接近,用戶使用手機掃描櫃體上的二維碼就可進行換電操作。換電櫃屏幕上顯示着可用電池數量、空倉數量等信息,通過櫃門的指示燈也可以分辨出當前有多少塊電池可供更換。

  11月3日上午10點,在歷下區誠基中心南1門的兩處換電櫃前,半小時內有8人來此換電,其中6名是外賣小哥、2名附近居民。“很方便。”市民李先生&&,雖然換電價格稍高,但省去了每次回家“小區電動自行車多,需要等充電樁”的麻煩。市民陳先生感同身受,“我用換電已經十多天了,現在換電池就像租共享充電寶一樣,隨處可以取還,非常方便”。

  第一次換電如何操作?記者來到一處“鐵塔換電”換電櫃前做了嘗試。手機掃碼登錄鐵塔換電小程序後,需要進行實名認證、繳納押金,押金分電池租用與車輛租用兩種類型,分別為500元、600元。隨後,可根據需要選擇要購買的套餐,有新用戶1元7天(60V30/20Ah)、60V30Ah特惠299元30天等十余種選擇。

  換一次電池花3—6元

  按次或按用電量收費

  換電櫃在濟南投放數量有多少?關鍵時刻是否可以像共享充電寶一樣隨取隨用?

  打開“鐵塔換電”小程序,地圖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綠色“閃電”標誌,還標注了每個地點可換電池的數量。記者隨機點開10處換電站的圖標,換電站供應的全部為60伏的電池,48伏電池可用數量為零。

  該品牌的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其品牌在濟南市場投放了七八百個換電櫃,大部分都是60伏的電池,主要面向外賣騎手和快遞員。

  該工作人員&&,如果市民想將車輛改為換電模式,可先自行判斷車輛座桶內尺寸是否可以安裝換電電池,也可前往電動自行車銷售點詢問。“我們目前推出了30天15次卡,費用為99元,折算下來每次換電需要6.6元,目前賣得比較多。”該工作人員説。

  記者調查發現,“大象換電”同樣支持按次結算。

  “單次換電的價格是4.5元,但是會根據用戶用電的百分比,也就是實際用電量進行扣費。”大象換電山東地區經銷商賈曉宇介紹,電池電量超過90%就可以從換電櫃中借出,若用戶在櫃中取出時有95%的電量,歸還時剩餘25%電量,最終結算的價格就是4.5元的70%。

  “若不根據百分比計費,用戶還可以購買換電券,價格為3元一張。”賈曉宇説。

  此外,記者發現:各大品牌所推出的包月套餐價格相差不多,大都為229元—329元;不少品牌還推出了“大額神券”“拉新補貼”“暖冬優惠”等活動,以此來吸引客戶。

  十多家品牌入駐濟南

  有的已投放600多個櫃子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在濟南的不少商業區、住宅小區外都擺放着一排排換電櫃,不同品牌的智能換電櫃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小哈換電、大象換電、鐵塔換電、這鋰換電、光宇換電、智租換電、浣電、綠天換電等十余家品牌已在濟南投放換電櫃。

  據此前報道,山東鐵塔公司已在全省16個城市建設智能換電櫃4000余個。

  大象換電山東地區經銷商賈曉宇介紹,目前大象換電已在濟南投放超過600個智能換電櫃,在省內的青島、淄博、濰坊等地投放也較多。

  “去年我們做了1次試驗,從濟南騎行到淄博,中途換了4次電。也就是説,只要有換電櫃的地方,電動自行車就能夠實現‘無限續航’。”賈曉宇説。

  據悉,“以換代充”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因長時間充電導致的電池過熱、發生火災等安全隱患。多家換電企業&&,所提供的電池均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和安全認證,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山東省鐵塔換充業務負責人謝安驥介紹,換電櫃通過7×24小時監控中心在線監控,可實現異常斷電,現場聯動處理保證安全。“每個電池倉都配備了氣溶膠滅火裝置,監控數據異常會自動激活。”謝安驥説。

  賈曉宇介紹,由於電池都在換電櫃內存放,櫃子裏邊也配備了專業的滅火裝置,即使發生火災等危險,也可以第一時間消滅在這個櫃子內,不會往外擴散。

  多地紛紛搶灘布局

  提高“親民性”是關鍵

  如今,國內多地正加快布局電動自行車智能換電。

  上海提出,到2025年全市充換電櫃總量達到2萬個,具備滿足30萬輛以上外賣、快遞等配送行業電動自行車充換電需求的能力;深圳市將在3年內新建5萬台換電櫃(50萬個換電倉),逐步達到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與換電倉10:1的建設比例;浙江將在快遞、外賣等電動自行車集中使用行業優先推廣“以換代充”,基本實現換電模式。

  然而,各地在探索電動自行車換電模式中,面臨缺乏統一標準、存量電動自行車參與換電難等堵點。“從換電櫃的標準、線路佈置到電池外形、接口等,行業目前缺乏統一標準。每家換電企業的電池外形尺寸、接口各異,導致電池無法互換。”業內人士張先生坦言。

  如何提高車主參與換電的積極性,也是智能換電櫃普及推廣的關鍵。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量居民電動自行車為非國標電動車,換電電池與其匹配度不高,由此導致換電櫃用戶“以外賣小哥、快遞員為主,而鮮有市民”的現象。

  此外,換電價格也讓不少市民“望而卻步”。市民李女士説,換電模式的普及確實讓生活更方便,但動輒兩三百元的包月套餐感覺還是有些貴,“希望各品牌都可以推出‘按次收費’‘單次券’等更加親民的結算方式”。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