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遺址公園作為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標,其建設往往融合了歷史、藝術、生態等多種元素,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通過展示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産,遺址公園使城市文化更具深度和內涵,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近日,濟南大辛莊遺址博物館主體封頂,標誌着濟南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邁上新&階。
10月29日,對於濟南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來説,是具有重要階段性歷史意義的一天。這一天,濟南市大辛莊遺址博物館舉行了主體封頂儀式,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進入新階段。這座博物館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屆時濟南將增添一處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在封頂儀式上,工程建設方歷城城發集團介紹,大辛莊遺址博物館是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的核心建築,總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整體規劃為遺址博物館主體、游客服務中心和遺址研究中心。其中,遺址博物館主體為三層建築,地上一、二層布局六大展廳,將集中展示大辛莊遺址出土文物和歷史發展脈絡,利用數字技術帶領游客感受3000年前的大辛莊魅力。大辛莊遺址博物館落地建成後,將對保護傳承商代文明有着重要價值。
濟南主城區首個以商代遺址為主題的公園
據了解,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濟南中心城區,在大辛河東側,膠濟鐵路、奧體中路交會之處,2024年1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大項目。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77畝,空間布局整體規劃為“一館五區”。“一館”指大辛莊遺址博物館,“五區”分別為歷史模擬展示區、遺址現場展示區、遺址環境展示區、考古科普體驗區及功能服務區,計劃打造集文物保護、科研教育、休閒游憩、文化娛樂於一體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建成後,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將成為濟南主城區首個以商代遺址為主題的公園。
大辛莊遺址博物館的封頂不僅是項目施工取得重大進展,更預示着濟南文化旅游版圖的進一步豐富。該項目的順利推進,體現了濟南對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視。博物館的設計不僅限於簡單的展示,而是結合了現代數字技術,使得歷史與現代科技相互交融,為游客提供了一種新的觀展體驗。“一館五區”的整體布局,不僅讓游客可以全方位了解大辛莊遺址的歷史價值,還能參與各種互動體驗活動。此舉將推動濟南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對當地經濟和文化産業發展起到積極帶動作用。此外,大辛莊遺址博物館的建設也為其他地區的考古遺址保護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模式。未來,隨着項目的全面竣工,期待它能夠為濟南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也讓更多人了解和珍視這片土地上的歷史和文化。
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和大辛莊遺址博物館,將對保護傳承商代文明有着重要價值,這處遺址具有獨特且重要的文物考古內涵和超出一般考古的價值,是濟南市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
大辛莊遺址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是目前山東省已知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一處以商文化為主要堆積的考古遺址,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研究歷史最長的商代遺址之一,面積約40萬平方米。這裡可謂一處考古“寶地”,發現於1935年,當時的齊魯大學文學院教授林仰山最早把這一發現公之於學術界。
從1952年至今,大辛莊遺址在幾十年內多次勘探與考古發掘,均有重要發現,在我國考古史上可謂罕見。
大辛莊是商代都城之外首次發現甲骨文的地方
在歷次大辛莊考古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甲骨文的發現了。
2003年3月17日,由山東大學教授方輝主持的濟南大辛莊遺址考古項目啟動,發掘出土有字卜甲7片,其中4片可以綴合為1版較完整的龜腹甲(其復原長度約為24厘米,屬於大龜),殘長18厘米、殘寬10.7厘米,重72.8克,由4塊甲片綴合而成,保存了右甲橋、前右甲、後右甲、尾右甲和尾左甲以及前左甲、後左甲的大部分。龜甲在使用前經過精細的處理,刮削痕跡明顯,厚薄均勻,正反面均較光滑。鑽、鑿、灼均具備,鑽鑿排列規整。右甲橋中部偏下有一小穿孔,尾左甲近邊緣處有一半圓形穿孔。此甲上刻卜辭16條,共34字,此外還有2個兆序數字。刻辭內容為卜辭,分佈於前左右甲和後左右甲,其中後左右甲局部漫漶不清,記載着當地貴族卜問“禦祭”“溫祭”及“徙”等方面的內容,清晰顯示了武丁時期殷墟之外商代地方貴族祭祀和日常活動的文字信息。卜辭內容主要是用豕牲祭祀某位母輩祖先。從占卜方式和卜辭角度看,此版卜甲與殷墟卜甲風格基本一致,但也帶有一些地方特色。其時代約在殷墟文化二、三期之間,該卜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方輝在進行了深入研究後認為,甲骨上的文字內容屬於卜辭,記錄的事件發生在商代晚期的早些時候,距今大約有3200年的歷史。它的發現證明,在商代,都城以外的貴族也在使用甲骨卜辭。同時也證明,大辛莊是商代都城之外首次發現甲骨文的地方,也更顯示出此遺址的重要考古價值。
能夠在殷墟主要區域外發現商代甲骨文卜辭,是考古史上具有界標意義的發現。方輝&&,大辛莊遺址出土的甲骨文是殷墟以外首次發現的商代卜辭,加上出土的眾多文物和其他考古發現等,説明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在東方的一處中心性聚落,很可能是一處方國都邑,也可能是“商代在東方的一個軍事重鎮”。這一發現對於重新審視大辛莊遺址的性質,認識商王朝與周邊地區特別是東方地區的關係,探索商代政治制度和社會組成,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所以此次發現意義特別重大,在學術界乃至社會上引起了很大震動。方輝&&,甲骨文、青銅器和玉器等文物的出土,充分説明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後段至後期早段,為我國東方地區規格最高的一處遺址,在商代考古與歷史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濟南其他幾處考古遺址公園也在建設當中
歷年考古工作在大辛莊遺址發現了大量商代重要遺跡、文物。經過長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大辛莊遺址相關研究逐漸深入,産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大辛莊遺址是迄今發現的商代中期中原地區商文化向東推進最遠的據點,對於商文化及商代夷商關係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説明大辛莊是商王朝東漸的橋頭堡,在政治、經濟、戰略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僅次於殷墟和二里崗。
2020年起,歷城區規劃建設國家級標準的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該項目已被列為《濟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濟南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濟南市歷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 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重點項目。
2023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城子崖、大辛莊等考古遺址公園和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2023年12月22日,歷城區舉辦了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先行開工區域開工奠基活動,一期開工區域包含大辛莊考古遺址博物館和公園西北角區域。
今年上半年,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發布《2023年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營報告》,全國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3年接待游客總量超6700萬人次,同比增長135%,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熱度不斷攀升。再加上近年來越來越熱的博物館熱,遺址公園的建設也越來越引人注目。所以,此次大辛莊遺址博物館的封頂,代表着濟南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除了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外,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濟南段),省級的洛莊漢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等都在建設當中。每處遺址公園都擁有獨特的屬性,所具有和展現的歷史遺跡、考古文化等都不相同,都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而這些考古遺址公園具有展示、教育、旅游、休閒、景觀公園等功能,將會成為濟南展現歷史文化厚度和文化旅游廣度,以及讓更多游客了解濟南的歷史文化深度的最好載體。
提升考古社會影響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着力讓文物“活”起來、考古遺址“立”起來,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當濟南的幾處遺址公園打造完成之時,除了能加快濟南歷史文化的研究發展,更會對促進濟南文旅融合起到積極作用,進而帶動濟南旅游文化和旅游經濟的發展,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