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騎車從這走根本看不見路上有沒有車,我都是停下來探頭看好了再過斑馬線。這些綠化植物能不能修剪得稍微矮點呀?”10月30日,在濰坊市新華路與福壽街路口的西南角,王先生指着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的綠化帶説道。
王先生上下班都要經過這個路口,因為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的綠化帶過高遮擋了視線,王先生對於道路安全隱患十分擔憂。
每天囑咐孩子
觀察好沒車再通過
王先生家住濰坊市新華路與福壽街路口附近,每天上下班和日常出行幾乎都要經過這個路口,平時出行除了開車也會騎電動車和自行車。
王先生反映,不但開汽車右轉時看不見非機動車道上的電動車、自行車和行人,騎車在非機動車道行駛時也看不見機動車道上右轉的汽車。“我發現這個問題很久了,十分危險。”王先生説。
10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新華路與福壽街路口探訪,發現路口西南角的綠化帶由高矮兩部分組成,高處約有1.5米,低處約0.6米。
記者探訪期間發現,不少非機動車駕駛員經過路口時都會先停車觀察,確定機動車道沒有右轉車輛時再經過。其間,還有一位電動車駕駛員因沒有提前觀察路況所以急剎車。大部分機動車也選擇在右轉時觀察非機動車道情況,以極低車速通過。
記者採訪了幾位過路的市民。剛從附近超市買菜出來的陳先生説:“我經常到這來買菜,有一次過路口的時候有輛車經過,我沒發現,車也沒減速,把我嚇了一跳,從那以後,我過路口都是推着車子。”
與王先生住同一個小區的劉女士説,孩子上學騎自行車要經過這個路口,因此她每天都囑咐孩子,一定要觀察好有沒有汽車經過再過路口。
記者分別騎電動車和駕駛機動車觀察體驗了這段路路況。在非機動車道騎電動車時,只能看到機動車道上的轎車車頂;而駕駛機動車時,幾乎無法提前觀察到非機動車道上是否有非機動車駛出。
記者又觀察了濰坊市區其他主幹道的幾個路口。無獨有偶,北海路與福壽街路口西南角的綠化帶也是同樣的情況,綠化帶相較新華路福壽街路口更高一些。
相關部門承諾
一週內整改完成
隨後記者查詢到,住房城鄉建設部於2023年9月22日發布的《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標準》,其中3.0.5提到,道路綠化不得影響通行安全,被人行橫道或道路&&口斷開的分車綠帶,其端部綠化設計應滿足停車視距要求,長度應根據道路設計速度確定,端部停車視距內不得種植影響駕駛員安全視線的植物。
此前,其他城市也有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建議“對於接近路口、道路轉彎處、交通轉盤的各路段,綠化帶高度應不高於60公分,且不高於此高度綠化帶的距離應以不短於150米為宜,以儘早讓駕駛人員知曉前方交通狀況”。
記者就此事致電濰坊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科,工作人員&&,此事已交由濰坊市奎文區園林綠化中心具體負責,承諾在一週之內整改完成,具體修剪高度將在現場查看情況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