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推動房地産市場企穩回升-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0/30 10:46:17
來源:齊魯晚報

山東省聊城市推動房地産市場企穩回升

字體:

  近期,根據山東聊城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住建局會同市財政局、市資規局、金融監管局等8部門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措施&&,聯合印發了《聊城市推動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共25條,推動房地産市場企穩回升。10月25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延星解讀了《聊城市推動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重點介紹了其中與民生息息相關、群眾企業關心關注的17條措施。

  《若干措施》包括支持住房消費、調控市場增量、優化市場存量、提升住房質量等四個方面。

  (一)在支持住房消費方面。共&&7條措施,主要是加大購房支持力度,減輕首付壓力和月供負擔,幫助購房者緩解資金壓力。一是降低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個人住房商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統一按照15%執行,允許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首付款,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首套房由原來的30%降為20%、二套房由原來的40%降為30%,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為15%。二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組織商業銀行統一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批量調整,減輕購房人貸款利息負擔。三是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夫妻單、雙方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由原來的40萬元和60萬元分別提高至60萬元和80萬元,多子女家庭及購買新建裝配式或高品質住宅的,最高貸款額度再提高20萬元。四是支持人才購房。向在聊城市購買商品住房的新引進人才發放一次性購房補貼,同時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五是降低居民換購住房成本。2024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期間,對出售自有住房,並在出售後1年內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有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給予退稅優惠。六是發放購房辦證消費券。對成功辦理不動産權證的自然人,按照房屋類型分檔分階段發放消費券。適用範圍逐步擴大至二手房交易。這裡也提醒廣大市民特別注意時間節點:2024年8月16日至11月30日,住宅類房屋發票金額100萬(含100萬)以內的按0.2%發放消費券、100萬以上的按0.4%發放消費券;非住宅類一律按0.4%發放消費券。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按上述標準減半發放。2025年2月1日以後,這項優惠政策就取消了。七是開展商品房群(團)購活動。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大型企業等社會群體參與群(團)購活動。

  (二)在調控市場增量方面。共&&2條措施,主要是通過合理的土地供應、科學的規劃和嚴格的監管,確保新增的房地産項目能夠符合市場需求,避免資源的浪費和市場的失衡。一是提高開發用地供應質量。根據市場情況,合理把握土地供應時序、規模和布局,分區縣、分區塊管控開發用地供應,推動形成“少而精”的增量市場。二是優化商品房預售機制。調整新建商品房預售許可條件,適當提高新預售商品房重點監管資金額度,全力解決保交房資金問題,具體為:6層及以下住宅項目和非住宅項目(辦公、公寓等)預售資金監管標準2900元/㎡,7—12層住宅項目調整為3100元/㎡,13層及以上住宅項目調整為3300元/㎡;實行精裝修交付的,監管標準在前述基礎上再增加800元/㎡。上述標準是基於工程造價,保證完成配套設施建設,達到保交房交付條件測算出來的。

  (三)在優化市場存量方面。共&&5條措施,主要是保障存量住房建設交付,加快商品房去化,提高市場活躍度。一是盤活閒置存量土地。對超期1年以內的未開發土地簽訂補充協議,對企業自身無力開發的商服用地進行收購並重新供應。二是用好並購貸款政策。指導國有企業自主決策以合理價格市場化收購房地産開發企業或項目公司股權、資産,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前提下,商業銀行可對國有企業提供並購貸款。三是推進房票安置政策。房屋被徵收人選擇房票安置的,有以下幾個優點:一是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並免徵使用房票金額部分契稅;二是群眾可根據自身需求,使用房票在市城區不同區域選擇自己心儀的住房;三是安置時間可由原來的3—5年縮短到幾個月,可以避免出現“久遷”的情況。四是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收購戶型面積合適、價格合適、位置合適的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具體為:120平方米以下住宅主要用於配售型保障性住房;70平方米以下公寓、商業用於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五是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對於企業和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依法依規批量購買存量閒置房屋用作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鼓勵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嚴格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發放住房租賃團體購房貸款。

  (四)在提升住房質量方面。共&&3條措施,主要是聚焦高品質,打造“好房子”,提高居民幸福感。一是推動高品質住宅開發建設。2024年8月1日起新出讓優質地塊的商品住宅項目一律按照高品質住宅標準進行建設。對於已取得土地尚未開工的項目,為滿足群眾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勵改建為高品質住宅。同時,優化調整容積率、公攤面積、樓間距等,提高群眾購房得房率。二是提升住房質量安全水平。推廣綠色建築、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築,落實“一官兩員”“三全服務”制度,即每個項目配備1名首席服務官、1名幫辦員、1名督辦員,實行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集成服務。同時,嚴把重點建材進場、主體結構安全、常見問題防控和驗收交付程序“四關”。三是完善提升老舊房屋配套設施。推進嵌入式社區服務綜合體建設,完善老舊小區周邊配套設施,聚焦“一老一幼”打造15分鐘生活圈。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