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游以食為先”。美食作為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大要素,在消費佔比中越來越高。攜程調查數據顯示,每4個旅客中就有1個人因為美食而開啟一次新的旅行,甚至催生了“美食定制游”等旅行需求。
鄧紫棋直播吃濟南把子肉
吸引40萬網友圍觀
近日,鄧紫棋演唱會在濟南舉辦,音樂盛宴結束之後,另一場特殊的直播——鄧紫棋品嘗把子肉繼續上演,吸引40萬網友圍觀。在直播評論區,不少網友&&“看著都香”“想去濟南嘗嘗把子肉”。
“啥好吃?”“去哪兒吃?”前往一座城市旅行,許多游客都會提前搜索“當地特色美食”“不可錯過的美食打卡地”。而各大社交&&,諸如“美食地圖”“逛吃攻略”更是層出不窮。
攜程數據顯示,旅客出行半徑越長,對美食推薦信息的需求度越強。如今,交通便利性(65%)、自然景觀(56%)和美食體驗(44%)已經成為旅客選擇目的地以及餐廳的三大主要因素。
游客的口味也日趨多樣化,差異化和特色化的美食形式、場景更受歡迎。美團數據顯示,國慶假期的餐飲場景中,游客消費較2023年上升超75%,2024年必吃榜上榜餐廳達2797家,近半數為城市特色商戶,煙火小店佔比46%。
在線旅游&&催生新職業
美食游定制師受歡迎
美食本身就是城市在地文化的一部分。街頭路邊的淄博燒烤、防空洞裏的重慶火鍋、雪鄉的東北鐵鍋燉,都是當地物産、民俗的一場集中展示。美食更是游客品味歷史文化的載體,諸如詮釋了深厚孔府文化的孔府菜,展現泉水文化的濟南泉水宴皆可讓游客感受“舌尖上”的齊風魯韻。
游客對美食文化的鍾愛,也衍生出了包括“美食定制游”在內的更豐富的旅行需求。某在線旅游&&上,“粵式美味品人間煙火”“深度探訪喀什古城美食”等都是偏好美食的定制線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線旅游&&上也出現了相關“新職業”。以攜程為例,目前&&已有1200位經過認證的美食游定制師,已推出了覆蓋40城的旅游+美食定制線路。來自蘇州的美食游定制師張旭推出了2天8餐的純蘇式美食定制線路,“一經推出好評不斷,有用戶體驗完該線路後&&,體重上漲了3斤”。
更多年輕人
選擇“吃在酒店”
對於當下的游客而言,旅行逐漸成為放鬆身心、收穫情緒價值的渠道。在這個過程中,“吃”“住”的體驗尤為重要。
隨着近日的天氣轉冷,山東濟南的王先生期待着與女友開啟一場溫泉之旅。談及細節,王先生提出了幾個想法:近郊、好住、有美食。最終他們選定了鄰近濟南的齊河縣一家“吃住泡”一體的溫泉度假酒店。
記者發現,更多年輕人開始吃在酒店。“90後”游客鄭躍喜歡不扎堆、不計劃、不打卡的“慢充式旅游”,是否自帶餐廳成為他選擇酒店的首要條件,“如果從兩個酒店中選擇,我一定選擇帶餐廳的那個,游泳後享受晚餐可以讓我褪去一天的疲憊。”為了更方便地吃到當地美食,他每次都會選擇帶餐廳的酒店入住。
是否自帶餐廳、附近是否有餐廳成為許多年輕人選擇酒店的重要指標,這一現象甚至帶動了相關酒店訂單的增長。據攜程美食林榜單數據顯示,近幾個月,攜程美食酒店榜曝光量環比增長了170%。
美食體驗已成為
旅游的核心目的
種種現象表明,美食在旅游産業發展中的地位愈發重要。此前,中國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課題組發布《文化驅動下美食旅游高質量發展實踐與路徑——2024中國美食旅游發展報告》,其中提到,隨着大眾旅游的不斷發展,美食在游客體驗中的地位發生了重要變化,已成為游客規劃行程時的重要考量因素,甚至成為旅游的核心目的。93.1%的游客認為體驗美食是前往外地旅游的主要因素。
美食文化將成為旅游産業的新質生産力。12月,“山東省‘四個一百(百道經典魯菜、百條美食名街、百道網紅小吃和百位魯菜名廚)’評選暨魯菜産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將在煙&舉辦,屆時將為旅游者營造奔赴山東、樂享魯菜的美好體驗,帶動旅游餐飲産業轉型升級,為精品旅游産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美食成為城市旅游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也是游客與當地文化連接和文明對話的重要橋梁。美食需要以旅游的名義、以深厚的文化底蘊、持之以恒的品質控制,以最溫暖的態度,讓千千萬萬游客與城市産生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