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後人們開始重視養生,養生重在養肺,秋季是夏季和冬季的過渡季節,此時夏季的炎熱退去,冬季的寒冷還未到來,自然界逐漸呈現出肅殺凋零之景。而在五行養生中,秋季對應人體的肺臟,這個時候應該注意對肺臟的保健,同時秋燥易咳,久咳傷肺,而且肺主皮毛,秋季又以燥為主氣,養肺自然成了秋季養生的重點。
秋燥易咳
所謂“秋燥”,正是因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由於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裏,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衝,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徵。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睿&&,進入秋季後,空氣中濕度會明顯降低,導致氣候乾燥,人們除呼吸道不適外,還常伴有唾液減少、鼻腔幹澀、皮膚起皮脫屑等乾燥表現。“秋季容易使人體缺少津液,如果沒有及時養肺,可能會引起喉嚨發癢、幹咳或者咳少量痰液等不適症狀。”
秋季適合養肺,中醫認為秋季與肺相對應,秋季氣候乾燥,容易損傷肺氣,肺氣不足時,就會導致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明顯下降,而秋季養肺有助於補充肺氣,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養肺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飲食養肺
養肺較為便捷的方法是食補,飲食可以根據秋季的特點進行調整。
“其實很多食材的顏色跟補益的臟腑是相對應的,對應肺臟是白顏色的。”王睿建議,秋季可以適當吃一些白蓮藕、白蘿蔔、銀耳、百合、蜂蜜、牛奶、山藥、鴨肉及新糯米。
“水果則包括蘋果、梨、桃、葡萄和石榴,部分水果帶着酸味兒,這個酸味能幫助收斂肺氣,對秋季養肺很有好處。”王睿提醒,秋季要少吃過燥的食物,比如煎炸類食物,還要適當少吃姜、蔥、辣椒等辛味食物。
秋季人們還沒有從夏季飲食習慣中調整過來,要避免吃大量生冷瓜果,脾胃虛寒者尤其不能多吃。
藥膳養肺
除了飲食,還有一些生津潤肺的藥膳,常見的如鐵皮石斛、西洋參、沙參以及太子參、玉竹、蘆根、龜板等。“像我們常見的菊花、百合、金銀花也屬於中藥材,使用方法非常簡單,洗凈後可以直接放在杯子內,用溫開水沖泡,每天適量飲用,能起到清熱去火和滋潤咽喉的作用。”王睿説。
在家中也可以製作一些藥膳粥,比如蘆根二仁粥,“二仁”指的是苡仁和杏仁;蘿蔔牛肺二冬湯,“二冬”則指的是麥冬與天冬;魚腥草蘆根湯;蓮子排骨湯;百合排骨湯;銀耳羹;川貝燉秋梨都是不錯選擇,適量食用可以滋陰潤肺。
運動養肺
秋季天氣逐漸涼爽,適量運動不僅能有效增加肺活量,還能有效地改善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特別適合老年人、體質虛弱以及慢性疾病患者鍛煉,比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慢跑、快走等,都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適度鍛煉也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避免邪氣入侵。
除了適度鍛煉,也可以進行深呼吸鍛煉,如腹式呼吸,可以達到清肺的效果。
大笑宣肺
秋季萬物凋零,容易引起“悲秋”情緒。王睿提示,秋季也要保持一個好心情,心情舒暢則肝氣條達,如果心情不好,則肝氣鬱結不暢,會感覺胸悶氣短,甚至氣喘。
“對呼吸系統來説,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大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不同程度的笑,還可以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有適當的協調作用。
總之,秋季養肺應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適當參加運動,增強身體體質,提高免疫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議改變吸煙、喝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