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市中區白馬山街道西紅廟社區完成安置選房,這是今年濟南啟動的首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當年拆遷、當年安置,也是市中區聚焦二環西路沿線實施的“三大工程”重要內容。
在安置區的選房現場,西紅廟社區居民有序等待叫號,依次選擇自家的回遷房。説起新房,滿臉笑容的趙雲濤正高興地打開了話匣子:水、電、氣、暖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新建了學校幼兒園,在家門口就能上學……在此之前,二環西路兩側的西紅廟、南紅廟、前魏、後魏等村居,因環境破舊、配套落後而成為民生“痛點”。與二環南路沿線的整體面貌相比,有着天壤之別。
今年以來,市中區有序實施外部空間拓展、老城老舊片區更新、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堅持“優化二環南、轉戰二環西”,持續盤活發展空間。在二環西路沿線連片開發白馬山片區、七賢片區、陡溝片區等,通過産城融合,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的同時,拓展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今年濟南市實施3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其中17個在市中區。
今年2月26日,市中區白馬山街道西紅廟南紅廟城中村改造項目率先啟動,共拆除589戶、51萬平方米,僅用64天就全部拆遷清零。七個月之後,安置區完成選房,預計春節前可以回遷入住。據悉,二環西路西紅廟等6個村居實施集中安置,確保路、水、電、氣、暖等配套設施齊全,並引入優勢教育資源,先建安置房後拆遷,從而實現了當年拆遷、當年安置。同時,5100畝土地整合統一規劃建設,後期引入新興産業,正在建設的雲啟中心商務綜合體計劃年內封頂。
正在全力“二次創業”的市中區,聚焦“提升老城核心競爭力、做強南城主要承載區、拓展西部發展新空間”。二環西路沿線正成為市中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拓展城市空間的主戰場、主陣地,依託中央活力區、白馬山片區,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力爭用5-10年時間,再造一座産城融合的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