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兩千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就發出了“好客山東”的誠摯邀約。9月27日至10月7日,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在山東曲阜舉辦,讓我們一起走進孔子家鄉,跟着孔子游山東,邂逅岱青海藍,暢享齊風魯韻。
跟着孔子游山東
品文化之盛
齊魯大地如一部厚重的書,讓人百讀不厭、常讀常新。山東歷史悠久,留下眾多歷經滄桑的古跡遺址,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都能在這裡得到實證。
沂源猿人遺址距今60余萬年的古人類化石,填補我國古人類地理分佈空白;跋山遺址舊石器時代的象牙鏟,成為東亞人本土起源的重要佐證;城子崖遺址是龍山文化最早發現地、命名地,被譽為“考古聖地”。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譜係完整,齊魯文化、東夷文化、海岱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
在山東博物館可以賞“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的“蛋殼黑陶杯”、“齊魯瑰寶”亞醜鉞,在孔子博物館可以看“商周十供”精美禮器,在青州博物館可以觀北朝佛教造像的“最美東方微笑”“明代唯一存世狀元卷”……在山東,812家博物館遍佈全省,隨時可以開啟一場尋寶之旅。
從先秦兩漢的孔子、孟子、墨子、孫子等眾多聖哲,到魏晉隋唐的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等眾多名士,到宋元明清的李清照、辛棄疾、蒲松齡等眾多名流,再到近代以來的傅斯年、季羨林、李苦禪等眾多名家,山東可謂群星璀璨、熠熠生輝。在這裡,你可以與聖賢對話,學古今智慧。
跟着孔子游山東
覽山水之雋
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齊魯大地的山山水水,寫滿了孔子對人生的哲思。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金秋時節,登高望遠,齊魯大地,峰巒起伏,雄姿英發。巍峨聳立、五嶽獨尊的泰山,雲海繚繞、壯闊秀美的嶗山,層巒疊嶂、風景幽奇的沂蒙山,四季繽紛、文韻綿延的昆崳山、千佛山、仰天山、五蓮山……共同繪就了一幅絕美的畫卷。孔子以山的給予和不求索取,象徵聖賢之人的品德,這也正是儒家追求的人生境界。
大海是山東鮮明的印記,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綿延3500多公里,青島、東營、煙&、濰坊、威海、日照、濱州7座沿海城市,如鑲嵌在這條仙境海岸上的璀璨明珠,每一處都藏着令人驚喜的風景。
滔滔黃河蜿蜒千里,流經9市,在東營奔流入海,繪就黃藍交匯的自然奇觀;大運河貫通南北,流經5市,碧水靜流,映照着古往今來的繁華盛景。在廣袤的齊魯大地上,黃河、大運河一脈貫通。
四面荷香的大明湖、漁船點點的微山湖、風光秀麗的馬踏湖、煙波浩渺的東平湖、水光瀲艷的雲蒙湖、被譽為“胭脂湖”的東昌湖……山東的湖水,儘是“湖光山色兩相宜,天光雲影共徘徊”。
這裡“泉脈”律動,“泉城”濟南遍佈上千眼汩汩清泉,趵突泉、黑虎泉等名泉水涌若輪、泉甲天下。被稱為“中國泉鄉”的泗水,八大泉群川流不息,清康熙、乾隆皇帝10次駐蹕於此。湯頭、夏津、商河等上百處溫泉更是讓人滌蕩身心、輕鬆愉悅。水韻相和,五光十色,大海廣闊,江河奔涌,平湖如鏡,清泉靈動。
跟着孔子游山東
赴師生之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兩千多年前,孔子帶着弟子周游列國。一邊游歷,一邊講學。今天,我們倡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循着孔子的腳步,探古跡,游名勝,訪先賢,習禮樂。師生同行,一起見識齊魯。
山東就像一座沒有圍墻的開放式課堂,可為研學之旅提供豐富的情景式、全域化學習場景。在這裡,尋覓山水、清泉的詩情畫意,領略文化聖地的風骨與風範。看“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澄澈明凈;登泰山,吟李白“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對話泰山皮影戲傳承人,唱念出文脈綿長;到曲阜、鄒城禮敬先師,感悟儒家文化的精髓。
大海,無論來多少次都會給你新的觸動。在蓬萊閣品古閣風韻,尋八仙過海傳説;置身威海東楮島的海草房、煙墩角村的天鵝湖,感受漁家民俗;打卡青島啤酒博物館,感受時尚與非遺的碰撞;到日照天台山,探秘山海經與太陽文化。
走進紅色聖地,感受山東紅色基因傳承的磅礡力量。在菏澤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微山島鐵道遊擊隊紀念園、棗莊鐵道遊擊隊景區、日照抗日戰爭紀念館,重溫那段不朽的革命傳奇;唱一曲《沂蒙山小調》,濃濃的鄉情縈繞在心。
過去車馬慢,如今高鐵即可環游齊魯。歷經百年滄桑,串聯濟青雙核城市的膠濟鐵路,不僅是“快旅慢游”的重要交通運輸線,也成了文化底蘊厚重、旅游資源豐富的風景線。到明水古城、周村古商城、青州古城、即墨古城穿越千年時光;探訪齊文化博物院、足球博物館、中國課本博物館、青州市博物館、十笏園等,識文物、觀展覽,俯察“好品山東”之盛。
喜歡親近自然的孩子們,可以在齊魯大地岱青海藍的生態勝景裏暢快呼吸。在青島極地海洋世界開啟童真夢幻之旅;在諸城的恐龍博物館裏進行恐龍化石的研學探秘;到煙&長島了解生態系統的分類,聆聽長島的“雙擁故事”;在成山頭迎接海上日出,與海風相擁。
黃河在山東流經9市,蜿蜒千里、日夜奔流,孕育了齊魯文化的根和魂。追尋夏津黃河故道的黃河遺跡;看中國“水上長城”的黃河堤防;訪黃河文化博物館群,識黃河的前世今生;登黃河樓觀大河的浩然正氣;處黃河入海口嘆“黃藍交匯”的磅礡壯闊。
千百年來,京杭大運河作為交通要道,哺育出了沿線眾多名城古鎮,形成了獨特的大運河文化。在“天下第一莊”&兒莊的水韻悠揚中享受一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盛宴;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感受古老運河的風貌遺韻;在德州董子文化街,賞燈火璀璨處的民俗魅力。
城市的節奏越來越快,可村落裏的煙火氣息依然濃厚。走進臨沂,在壓油溝景區、蘭陵中國知青村、竹泉村紅石寨,體驗烙煎餅等民俗活動;在淄博三水源露營山野、體驗自然,在顏神古鎮,看琉璃吹製表演、體驗琉璃製作的奇妙;在菏澤巨野探尋青石砌墻、灰瓦覆頂的“石頭寨”傳統民居群。
跟着孔子游山東
賞美食之饗
齊魯大地物華天寶、好品如雲,除了火爆全網的淄博燒烤,山東美食不勝枚舉,作為八大菜係之首的魯菜鮮香味美,煙&蘋果、蒙陰蜜桃等四季瓜果鮮美馥鬱,德州扒雞、周村燒餅、臨沂糝湯等小吃名吃引人垂涎。山東美酒回味悠長,青島啤酒舒爽酣暢,張裕葡萄酒果香濃郁,國井、景芝等白酒濃香四溢、余韻無窮……到了孔子的家鄉,定不負一場美食之旅。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是孔子的飲食理念,用它來形容以“精雕細琢”著稱的魯菜再合適不過了。
魯菜是中國八大菜係中,唯一的自發性、本源菜係,雛形於夏、商、周三代,是中國北方菜係的代表,也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的菜係。早在秦漢時期,齊魯一帶的經濟空前繁榮,烹飪技藝已遠超其他地區,到了隋唐時期,魯菜漸漸成為北方菜的代表。
在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魯菜也分為眾多流派。最開始的魯菜有兩大流派,分別是濟南菜與膠東菜。隨着孔府菜的加入和博山被確定為魯菜的發源地,魯菜的流派也變得更加豐富。
濟南菜,指濟南、德州、泰安一帶的菜肴。取材廣泛,菜品色濃,講求豪放,烹調方法擅長爆、炒、燒、炸等。特色菜有糖醋鯉魚、油爆雙脆、九轉大腸、奶湯蒲菜、爆炒腰花等。
膠東菜,起源於煙&的福山區,範圍輻射到威海、青島等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是中國人順應自然的生存智慧,借助大海的饋贈,以“海味”為特色的膠東菜,成為魯菜富有魅力的一部分。雪花丸子、溜蝦仁、蔥燒海參等都是其代表菜品。
曲阜孔府所傳的菜係,選料珍貴、烹調精細,盛器講究、菜名典雅,是很多重要宴會的必備菜係。孔府菜對菜肴的製作極為考究,用料廣泛,名字富有詩意。花開富貴、詩禮銀杏、金鉤銀條、陽關三疊……還未入口,就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淄博菜是博山等地的特色菜品,它的烹調手段豐富,風味獨特,既有地方性的特色,又有魯菜的文化內涵。除了傳統的博山四四席,淄博的特色菜還有博山酥鍋、豆腐箱子、香腸、春卷、燴菜等。
如今,魯菜已大隱隱於市,融入北方人飲食的點點滴滴。德州扒雞傳統經典、肥而不膩,四喜丸子象徵喜事、寓意美好,網紅美食“黃燜雞米飯”濃郁鮮香……“舌尖上的山東”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