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強引擎和動力源,也是優化供給結構、穩住經濟大盤的關鍵舉措。日前,山東省濟寧市連續開展重點項目“雙超半”現場核議、2024年上半年全市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對全市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各個領域的重大産業項目進行現場觀摩評議,營造出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紮實推動重點項目、創新突破,助力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力量聚向項目
項目建設穩中推進
走進濟寧新能源船舶製造項目,先進的智能製造産線令人印象深刻。鋼板無需人力自行上料,機器人“焊接師”實現精細焊接,智能化桁架、AGV智能搬運車運輸物料有條不紊。還有智能堆場、製造運營數字管理一體化&&等一系列智慧化應用,協作流暢的生産現場宛如一場科技展覽。
在激光切割機前,線控操作員張德友正操作機器進行鋼板切割。“這台機器改變了以往人工上料、人工打磨的工作狀態,實現了自動化上下料、智能分揀、機器自動打磨、AGV自動運輸等功能,極大地節省了人力。”他補充説,相比傳統切割機,激光切割器的切割效率更高、質量更高、精度更準,達到了絲米級。
8月22日,該項目自主研發生産的90米LNG(液化天然氣)動力船和67.6米電動力船順利下水。這是京杭大運河首批新能源智能商品船,標誌着內河新能源智能船舶標準化、批量化生産的序幕正式拉開。
目光轉向小松全球智能製造産業基地,焊接車間主體結構清晰可見,挖掘機、塔吊等重型機械忙碌施工,建築工人頭戴安全帽,身着工裝,在烈日下忙碌地穿梭着,手中的工具發出叮叮噹當的碰撞聲,與機器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據了解,小松全球智能製造産業基地項目焊接車間主體結構已完成,裝配車間屋面梁安裝完成,底盤車間完成所有基礎施工。三個車間相關施工已完成60%,等全部完工後,將陸續進行進出口倉庫、油機車間、HD車間、倉庫的建設。
此外,恒信新能源50萬噸/年乙醇項目、祺添動力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和功能性有機硅材料生産項目、寧德時代新能源産業基地等一系列項目彰顯競相發展的景象,搶工期、快建設的火熱場景振奮人心。年初以來,濟寧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更大力度推動資源向項目聚焦、要素向項目聚攏、力量向項目聚合,重點項目建設可謂穩中推進。
構建産業鏈
高質量發展見實效
近年來,在孔孟大地,隨着一個個項目的招引、落地、投用,各類重大項目愈發激發出全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讓經濟底盤更穩、發展根基更深,並深刻影響、改善着民生。
崇德大道貫通,便捷了曲阜、兗州與濟寧的通行,加快推進都市區“半小時”交通圈的形成,掀開濟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的嶄新篇章;濟寧大安機場的正式投運,便捷市民出行、降低交通成本的同時,讓濟寧多了對外交流的“新窗口”、內陸對外開放的“新門戶”、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樞紐”;西苑醫院濟寧醫院的正式掛牌,帶動了區域醫療水平整體提升,讓群眾就近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衡量發展、推進改革的新標尺。濟寧市推動交通、教育、醫療等民生工程的建設,讓幸福看得見、摸得着。
另一方面,在製造強市戰略下,一批批工業項目紛紛落地、聚勢成鏈,提速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國內首個在採煤沉陷區上應用N型高效雙面雙玻組件的光伏項目——時代綠能兗州一期250MW光伏發電項目並網發電,每年可提供“綠電”3.8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6.57萬噸;鎬成永生中韓高端裝備産業化項目引入韓國第一,世界前三的高精度數控冷衝床技術等,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萬噸級高速熱模鍛設備生産服務商。通過“龍頭帶配套,配套促龍頭”,還將打造百億級産業集聚區;德國大陸曲阜汽車電子産業基地項目,投運全新智能工廠,利用機器人、工業機器手臂、AGV智能運輸車等,不僅大幅度提升産能,也完善、補強了當地汽車零部件産業鏈,虹吸效應進一步凸顯。
項目接續不斷
産業發展加壓奮進
今年的項目建設又將擘畫怎樣的藍圖?
本次“雙超半”現場核議的産業項目,為31個已開工市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其中不僅包括小松全球智能製造産業基地項目、經典重工高端裝配式建築集成房屋項目等高端裝備産業項目,也涉及恒信新能源50萬噸/年乙醇項目等高端化工行業。
此外,寧德時代新能源産業基地、山東華付AI(人工智能)産業基地、兗礦能源集團智慧製造園區、濟寧港航新能源船舶製造項目等體現着濟寧在新材料、智能製造等領域新質生産力的加快培育,助推社會生産力實現新的躍升。
2024年上半年全市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則包含所有縣市區的42項目,除機械製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外,還包括醫藥、文旅、食品類等項目。其中,拓新防爆變頻器電控系統5G智慧工廠項目新上防爆殼體自動化生産線、SMT貼片機生産線、柔性複合生産線等5條生産線,既是對濟寧高端製造業的補充,也是一次在智慧工廠建設方面的有益探索,該項目作為濟寧首個5G+千兆全光網全鏈結數字化工廠,將加快濟寧以數字化賦能新型工業化的進程。
另一方面,燈火蓼河裏文商旅綜合體作為曲阜市文旅項目,通過光影科技打造沉浸式的數字夜游,其將於三孔、尼山聖境等景區相互補充,打造特色旅游産品矩陣,為當地文旅事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可以説,兩次活動既是對全市項目建設進度的摸底,也是對産業發展方向的現場調研。宏觀層面上,有利於緊扣時代脈搏,進一步推動濟寧産業的升級與創新,擘畫未來發展的藍圖。微觀層面上,兩次活動都是對項目建設的加壓奮進,營造出項目間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從而推動項目創新突破。
既向“新”又向“綠”
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縱觀這些重點項目,總體上在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同時,呈現出向“新”向“綠”的特徵,不斷擦亮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走進正方禾泰高端重卡汽車核心零部件項目,在橋殼車間、裝配車間、精密加工車間等,工人們正熟練地操作機器,有條不紊地進行105前橋25C的生産。“項目主要生産大噸位工程驅動橋、輪邊行走減速系統、濕式制動系統等,致力成為商業車輛和工業車輛首選的汽車傳統零部件配套和服務的供應商。”正方禾泰總經理劉喜康介紹,作為一家以自主核心技術的創新型科技企業,正方禾泰填補了國內大噸位工程驅動橋等同類産品的空白,是非公路運輸驅動領域“專精特新”關鍵技術研發項目。項目生産的240噸寬體礦用自卸車驅動橋在驅動橋載荷、轉向橋載荷等6個方面行業第一,已代替國外行業領先公司大噸位貫通驅動橋産品,被納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和産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錄”清單。
除該項目外,還有經典重工高端裝配式建築集成房屋項目、金牛新型工程機械底盤件智能製造項目、晉工科技鑿岩劈裂機工程機械項目等一批先進製造業項目快馬加鞭,在濟寧製造向濟寧創造轉變、濟寧産品向濟寧品牌轉變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以山東金仕倫高端精細化學品項目、山東悅達新材料新型工業助劑項目為代表的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項目,在項目建設中的比重愈發增多。以提升節能降碳能力和水平為出發點,以發展綠色低碳新質生産力為落腳點,濟寧産業發展的“含綠量”持續提升,有效增強經濟發展的“含金量”,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2024年,濟寧市謀劃實施省市縣重點項目1048個,2024年計劃省級重點項目開工率在全省率先達到100%,投資完成量及完成率持續位居全省前列,市縣重點項目完成率大幅快於時序進度。
放眼濟寧重大項目串珠成鏈,全市上下都鉚足勁、繃緊弦,全力推動開工項目快建設、在建項目快竣工、投産項目快達效,不斷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陳丹 濟寧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