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更多好學校 青島即墨教育發展駛上快車道-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9/04 16:30:23
來源:大眾日報

家門口更多好學校 青島即墨教育發展駛上快車道

字體:

  近3年教育經費支出達100多億元,佔全區財政收入比重超過三分之一;新建及改擴建73處中小學、幼兒園,增加學位5萬餘個;全區幼兒園公辦率提升至58%,普惠率達到98%,全面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圍繞建設活力宜居幸福現代化新區,青島市即墨區堅持把教育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不斷優化完善政策和機制,落實教育布局優先規劃、教育設施優先建設、教育投入優先保障“三個優先”,按照“三個增長、兩個提高”的要求逐年增加教育經費,全區教育發展駛上快車道,跑出“加速度”。

  做好頂層規劃設計,繪就清晰發展藍圖。2021年,即墨區&&新一期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域統籌,全力攻堅,加快補齊教育短板。為保障計劃實施,即墨區成立專班頂格推進,對部分重點項目由區級領導牽頭駐校蹲點,現場調度指揮。2022年,《以優質均衡發展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被列為即墨區十九屆人大一次會議1號議案。

  “全區層面&&了關於建立黨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等五項制度,成立了黨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專班。每年將學校建設列入政府投資項目和為民要辦實事,將9月第一個周確定為集中研究教育工作周,確保每個教育規劃落地見效。”即墨區教育和體育局分管基建的副局長王正龍説。

  在利好政策和有力措施加持下,2021年以來,即墨全區累計新建及改擴建73處中小學、幼兒園,增加學位5萬餘個,進一步提高了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資金投入、建設數量等均創歷史紀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更多師生享受到明亮的教室、寬敞的宿舍、乾淨的食堂、美麗的校園,更好滿足了群眾在家門口上好學的願望。

  尤其是高中段教育實現大變樣。“近年來即墨區總投資30億元,新建、改擴建3處高中學校,投資28億元建設職業教育園,大幅改善了高中辦學條件,增強了發展後勁。”王正龍説。

  為把新學校加快辦成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即墨區堅持“建成一所優質一所”,採取“名校辦分校”“老校帶新校”“城區托鎮街”等模式,發揮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助推新校高位發展。

  針對部分農村學校布局散、規模小,基礎薄弱、制約發展的現狀,即墨區在科學規劃建設新校的同時,有序撤並37處小規模學校,優化整合教育資源。“我們通過集團化辦學、教研協作體、農村支教等形式,以城幫鄉、以強扶弱,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讓農村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即墨區教育教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宋紅岩説。

  在破解入園難、入園貴難題上,即墨區打出強有力的組合拳。近年來建設37處公辦園,回租回購34處民辦園並轉為公辦園,撤並61處小規模村辦園,投入1.43億元認定普惠性民辦園210所,提供及挖潛公辦學位1.8萬個,大幅提高了學前教育普及水平。

  即墨區創新推行“聯盟辦園”發展模式,採取“優質公辦園+分園”“局屬園+鎮街中心園”“優質公辦園+民轉公幼兒園”等形式,實施局屬園聯盟管理“七個一”和“鎮域一體化”聯盟管理“四個跟進”,並建立捆綁式考核評價和資源共享制度,增進城鄉間、區域間和園際間交流學習,同步提高全區幼兒園辦園水平。

  基本實現校校有食堂,保障6萬餘名學生中午吃得飽、吃得好;安全運行263輛校車,1.8萬名農村學生上學放學實現風雨無阻;做好“5+2”課後服務,受益學生10萬餘人……即墨區在教育上的一系列利好舉措切實增進了民生福祉。

  即墨教育工作將以打造“和諧教育”品牌為統領,落實“一四十百”總體思路,重點在布局優化、資源擴增、隊伍建設、提質增效等方面發力,辦好家門口每所學校,在更高水平上滿足群眾對教育的美好期待。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