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裏,不少車主偏愛將車停放在樹蔭下。近日,山東濟南市民王先生發現,車停放在小區樹下才一天,車身就佈滿了黏糊糊的東西。小區多位車主都反映有類似經歷,有人甚至説,“雨刮器都被粘住了”。
樹下停車頻遭黏液“襲擊”
“昨天剛把車做了精洗,停在小區一晚上,今早就發現車上有很多黏糊糊的東西。”7月22日,王先生説,“搞不清楚具體是什麼,懷疑是樹上掉下來的某種東西,不知對人體有沒有傷害?”
24日,記者來到王先生居住地花店街一帶,大量的花瓣掉落在地面,不少汽車車頂上也覆蓋有一層落花。小區清潔員陳寶生(化名)介紹,“這些開敗的花朵是槐花,路邊種植的樹是國槐。”
“槐花每天都會落一地,停在樹下的車不可避免會落上一些。”陳寶生説,不少車主為此在車身罩上一層車衣,既能避免落花直接與車身接觸,又能防止車漆被蹭。
家住英雄山附近的李女士也有着相似經歷,“滿心歡喜地將車停在了大樹下,本以為這樣可以避免車裏變成蒸籠。結果下班回來的時候,車窗、車身全都黏糊糊的。”
24日,記者相繼走訪了山大路、和平路、英雄山路等多條道路發現,道路兩邊的槐樹下,許多車輛的車身上都被蓋上了一層落花;落在地上的花瓣經過車輛碾壓後,在路面上形成一片片黑色塊斑。
為蚜蟲分泌的“蜜露”
對人體沒有傷害
“國槐通常是在每年夏季七八月份開花,沒什麼香味。”陳寶生説,每到七八月份,馬路邊、人行道上,但凡是有國槐樹的地方,免不了一地落花,“停在樹下的汽車、自行車自然也會被蓋上厚厚的一層。”
“仔細看,能看到車身上有很多小蟲子在爬。”陳寶生説。在路邊停放的一輛黑色汽車車身上,記者近距離觀察看到,許多綠色、灰色的小蟲子在車身上爬行。
“槐花本身並沒有非常強的黏性,這種情況多數跟蚜蟲有關。” 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蚜蟲在濟南地區危害普遍,嚴重發生時分泌物甚至污染樹下植物與地面。
“蚜蟲每年都會發生,尤其是高溫乾旱天氣,蚜蟲繁殖周期縮短,數量就會大增。” 工作人員介紹,蚜蟲以吃植物嫩葉、嫩梢、吸吮汁液為生,會産生大量含有葡萄糖和蔗糖等甜性物質的“蜜露”,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匯聚成水滴狀掉落。
“蚜蟲分泌的‘蜜露’對人體沒有傷害,請大家不要擔心。” 工作人員説,“蚜蟲的習性就是如此,它們吃樹葉時並不會把內部的糖分完全消化掉,所以排泄出來液體是有黏性的。”
據悉,在濟南,相關部門每年都會針對易生蚜蟲的樹噴灑相關藥物。
定期清潔車輛表面
使用車衣覆蓋車輛
“無論是樹膠還是蚜蟲分泌物,附着在車上時間長了都會腐蝕車漆。”濼源大街一家修理廠工作人員介紹,夏季車主停車時,盡量避免將車停在樹下,特別是那些容易分泌樹膠的樹木下,如國槐、柳樹、榆樹、泡桐等。
定期清潔車輛,即使沒有直接停在樹下,也應定期清潔車輛表面,以去除附着的鳥糞、蟲膠或樹膠,避免長時間積累對車漆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