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生産織就“夏津現象”-新華網
山東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7/01 16:21:49
來源:大眾日報

差異化生産織就“夏津現象”

字體:

  以木片為原材料,經過木漿粕、粉碎漿、溶劑、漿粥、膠液絲束等十幾道工序的打磨,木片搖身變成強韌光滑的萊賽爾纖維,面膜紙、服飾和家紡用品等很多産品都是以它為原料。位於山東省夏津縣的山東鴻泰鼎科技有限公司生産工藝展示&前,展示了從“一塊木片”到“一束纖維”的蝶變過程。

  “原料可再生、過程零排放、産品可降解。”山東鴻泰鼎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良軍介紹,通過世界領先的萊賽爾纖維製造技術,加工過程變化學反應為物理反應,溶劑回收率可達99.7%,能耗可降低20%~30%。不僅環保性突出,有保健功能的生薑萊賽爾纖維、相變儲能纖維和石墨烯萊賽爾纖維等已在試産中,萊賽爾纖維將實現“千變萬化”。

  近年來,夏津縣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引領,加快綠色轉型步伐,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帶動企業步入綠色發展快車道。

  夏津是“中國棉紡織名城”,純棉産品也可以實現功能化嗎?在夏津豐潤實業有限公司展廳,木棉紗、點子紗、七彩紗和段彩紗等産品擺得滿滿當當。這家公司從生産純棉紗線起家,逐步向混紡和新型纖維紡紗工藝轉型,每年都進行技術改進和推出新産品。今年企業新上的10萬錠智能數字高質高效精梳紡紗項目,一期3萬錠紡紗設備已正式投入生産,現在每月生産高品質紗線700余噸。在業內幹了24年的公司總經理孟令軍,對技術和産品創新深有感觸:“越是傳統産業,越要創新求變。只有不斷創新、不斷研發、不斷技改,走功能化、差異化方向,才能贏得市場認可。”

  依靠差異化,夏津縣不少紡織企業正走向行業高端。鑫瑞娜家紡“可水洗棉花被”和鴻泰鼎新材料“槿纖”獲評“山東製造·齊魯精品”,仁和紡織入選山東省輕工紡織行業數字“三品”示範企業,瑞鑫紡織、仁和紡織、天潤紡織和鑫瑞娜家紡等4家企業通過了DCMM二級貫標認證,鑫瑞娜家紡制定2項國家行業標準、發布無網棉胎行業首個標準。

  “得益於品質優良的功能性差異化紗線,在面臨出口下行壓力加劇、企業承壓嚴重、市場行情欠佳等眾多困境下,夏津縣棉紡織産業締造了産值、增加值和利潤均高於全國行業近10個百分點的‘夏津現象’。”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

  企業活力迸發,政府服務保障。夏津縣引入東華大學覃小紅和江南大學付少海等專家團隊,與全國多個知名高校院所開展合作,創新研發了木棉、阻燃、海藻、零碳等11個系列5000多個品種。夏津縣紗線年産能40余萬噸,約佔德州市的二分之一、山東省的十分之一,形成了以鴻泰鼎新材料和仁和紡織等為龍頭的百億元級紡織産業集群。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