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700多名垃圾清運人員守護着城市整潔。
連日來,各地持續高溫讓人酷熱難耐,但垃圾清運工們依然堅守在一線,頂着烈日、冒着酷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城市的整潔和市民的舒心。
汗珠順着額頭滴落
19日下午2點,李勇和曹生印正在威海市塔山中路清運垃圾,這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烈日盛、氣溫高,兩個人被曬得黝黑,密密麻麻的汗珠順着額頭滴落。
李勇和曹生印是威海市環翠區的兩名垃圾清運人員,李勇負責開車,曹生印負責裝卸垃圾桶,他們默契配合着,奔走在各個清運點。
李勇開的是小型垃圾清運車,主要穿梭在各個小區、路邊進行垃圾清運,最後將垃圾統一送到大型垃圾清運車,再由大型垃圾清運車送往垃圾焚燒廠進行處理。
記者跟隨垃圾清運人員來到垃圾清運點,李勇熟練地將車停在垃圾桶旁,曹生印則下了車,將垃圾桶挂在車上,將一個個垃圾桶清空。他倆配合默契,動作迅速。
清理完垃圾桶裏的垃圾後,曹生印從車上拿出掃帚,開始打掃地面上被風吹落的雜物。“必須清掃乾淨,我們得做到‘車走場清’,垃圾桶周圍也不能留垃圾。”曹生印一邊説着,一邊揮着手中的掃帚。
每天多次清運
垃圾清運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環,直接關係到城市環境和市民的生活質量,只有及時清運垃圾,才能有效防止垃圾滋生細菌,減少垃圾産生的異味。
“夏天溫度高,更容易産生細菌,發出異味,所以我們會控制好清運頻率。”李勇告訴記者,每天要清運30多個點位,每個點位清運2—3次,對於人流量大、垃圾多的點位,最多每天會清運6—7次,確保垃圾桶不滿溢。
雖然清運頻率高,但高溫下,垃圾桶散發出的異味,還是讓人難以忍受。“剛開始做這行的時候,被垃圾氣味熏得沒胃口吃飯,但現在已經沒那麼敏感,習慣了。”曹生印説,從事垃圾清運工作已經近20個年頭,日復一日地做著繁重且有“味道”的工作,早就習以為常。
下午三點半,最後一趟清運已經結束,李勇開着車前往大型垃圾車停放點準備“卸貨”。
在大型垃圾清運車停放點,我們看到不少小型垃圾清運車正排隊等待卸貨,而裝滿垃圾的大型垃圾清運車,正準備前往垃圾焚燒廠。
據了解,清運的生活垃圾,將全部運輸至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發電,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每天3800噸,能夠實現全量焚燒“零”填埋,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我們每天早晨四點半開始工作,一直幹到下午四點左右,能清運四五車垃圾,得有300多桶。”李勇告訴記者,每年6月底到8月,是生活垃圾産生最多的時候,他們會提高清運頻率,為城市的乾淨和市民的舒心保駕護航。
累並快樂着
“看著清空的垃圾桶,想到威海的整潔有我出的一份力,我就挺開心。”曹生印挺喜歡自己的這份工作,每天都累並快樂着。
烈日和酷暑,並沒阻擋“城市美容師”的步伐,像李勇和曹生印一樣的垃圾清運人員,仍堅守在各自崗位,為守護城市顏值揮灑汗水。
據威海市城市管理綜合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市每天産生生活垃圾約3500噸,每天有276輛垃圾運輸車、近700名清運人員奮戰在垃圾收集運輸工作一線,全力保障生活垃圾“日産日清”。
700名垃圾清運人員在酷暑裏守護城市整潔,威海市城市管理綜合服務中心也為他們做好了後勤保障。
據了解,威海市環衛主管部門,為一線垃圾清運人員都配備了必要的勞動防暑降溫用品,如藿香正氣水、風油精、毛巾等,保證他們在高溫下工作時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