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通過實施“千項技改、千企轉型”“工賦臨沂·益企行動”等專項行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為賦能主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分類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水平整體提升。臨沂市向製造業數字化要“增長數字”,省兩化融合評測中心報告顯示,臨沂市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率由2020年的82.3%提升至2023年的90.4%;生産設備數字化率由44.3%提升至58.3%;實現智能化生産的企業比例由7.2%提升至9.5%,均居全省前列;累計獲批省級“晨星工廠”105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31家,累計完成兩化融合貫標企業268家、居全省第4位。
生産線上的數字化智能化
6月18日,在山東金利液壓科技有限公司內,AGV運輸車沿着設定好的路線在油缸智能製造車間與倉庫之間穿梭,搬運着生産所需的零部件,而工人只需要在程序上下達搬運指令即可。同樣的場景並不鮮見,在山東玻纖集團,産品從拉絲車間運輸出來一直到烘乾區,全程不見一個操作工人,只有AGV運輸車在運行,經過後續質量檢驗與包裝後,産品又被自動運送至立體倉庫儲存,工作人員從滿墻的電子屏幕中,就能實時觀察生産線上的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全流程智能監測監控。如今,該集團工人三分之二的工作時間都在與智能化設備打交道。“一個爐&一個班只‘搗鼓’那麼一兩次,餘下的時間主要在提升質量方面下‘細功夫’。”拉絲工劉躍説,在車間裏巡檢成為他的日常工作。
在中科智能3D打印智能製造中心,傳統零部件加工存在的噪音、高溫等情況統統不見了,只有一排排3D打印機在工作。經由3D打印機製造出來的産品,精度可達每層0.06毫米。
近年來,臨沂市推動企業數轉智改發展,每年推動400家規上企業實施設備更新改造,每年認定20個數字化轉型標杆,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持續開展“工賦臨沂”行動,免費為企業開展數字化診斷和培訓。
從賣設備到賣方案
為讓産品更加適應當下企業的生産需求,山東沂水機床廠有限公司在生産機床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産品與客戶智能化生産車間的適配性。公司為碳纖維行業坩堝再製造工藝量身打造高端數控車床産品,是解決航空航天、醫療、光伏等行業熔煉金屬、稀貴金屬、非金屬方面應用加工工藝問題的定制數控專機。
從提供智能化生産設備到為製造業提供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臨沂市在推動製造業數智化轉型層面又走了一步。
“我們公司生産的六軸垂直多關節機器人,主要是針對汽車、工程機械、大型零部件行業的搬運、碼垛等場景特定研發的産品。”臨沂臨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工作人員黃岩岩説,“這個産品可以輔助AGV産品、智能生産流水線、智能倉儲系統等,實現一個互聯互通的綜合解決方案,為企業提高工業智能製造水平,打造全流程智慧工廠。”
據了解,臨沂臨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為製造業提供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在智能産線、智能物流、智能倉儲以及工業信息化建設方面助力客戶全面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一汽解放、中國重汽等國內外500余家知名企業提供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
向智能要産能
在森固(山東)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裝飾粉體生産車間內,幾乎不見搬運貨物的工人,只有一台&碼垛機器人在不停地忙碌着。“現在生産車間採用自動化原料輸送系統、計量灌裝線系統、包裝系統,生産線後端也採用工業機器人自動碼垛系統。”公司副總經理顏晨説,經過對生産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公司現今産能與半機械化時期相比提升了6倍。
而在山東恒泰紡織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伴隨着織機穿梭,經緯交織,一匹匹割絨走下生産線。“我們引進了智能化自動化織造設備,原來需要一個工人看一台設備,一台設備一天生産120米割絨,現在一個工人可以看5&設備,每台設備每天生産280米割絨,且産品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合格率達99%以上。”該公司車間主任周忠坤説,“我們生産的割絨主要用來做滾刷絨和清潔絨,産能的提高為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提供了可能,如今我們的割絨類産品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50%以上。”
如今,臨沂市還有很多企業正在往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方向邁進,隨着臨沂市製造業在智改數轉方面的不斷探索,臨沂發展工業的底氣將會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