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微風吹過,海棠樹葉飄落在審判&上,庭審活動還在繼續。旁聽席上的同學或沉思或專注傾聽,無不被這場“精彩庭審”所吸引。這是山東淄博文昌湖旅游度假區桃花山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體驗基地的一場模擬庭審,來自周村區馨苑小學、范陽小學的學生是這場庭審的主角。
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後,淄博全市法院組織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在法院、學校、社區、景點,法官們結合各地特色為未成年人帶來豐富的“法治套餐”。
近年來,全市法院以精準實施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帶動,深化少年審判體系改革,推動未成年人犯罪源頭治理,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品牌。
淄博中級人民法院成立了少審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市兩級法院掛牌“少年法庭”10處,精選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熱衷少審事業的幹警組建專業團隊,對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進行集中審理;制定實施意見,明確涉未成年人案件辦案流程,強化歸口式業務指導,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判質效始終走在全省前列。
全市法院堅持雙向保護原則,依法嚴厲打擊性侵、詐騙、校園暴力、校園貸等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犯罪行為。2021年以來,從重判處侵害未成年人的被告人170人;嚴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依法對6人判處從業禁止令,築牢保障未成年人權益“隔離墻”。對罪行輕微的過失犯罪、初犯、偶犯、校園糾紛等未成年被告人,依法優先適用緩刑、管制等非監禁刑,有效增強未成年被告人改造自覺性;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封存未成年犯罪記錄173份,助力涉罪未成年人早日回歸社會。
淄博中院打造“淄潤少年 法佑青春”宣教品牌,兩級法院20余名院領導、60余名業務骨幹進駐93個中小學、高中擔任法治副校長或法治輔導員,聯合街道、鎮辦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站,聯合教體局開展“開學第一課”線上直播,積極營造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濃厚氛圍。去年以來,共組織模擬法庭、法治講座100余次,受眾師生10000餘人。
2023年底,淄川法院依法判決了一起未成年校園霸凌案件。法院審理認為,逞強好勝、做事衝動,法律意識淡薄,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被告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家庭溺愛、溝通交流較少、管教措施不力是犯罪的原因之一。針對以上問題,淄川法院發出家庭指導教育令,從監護職責、家庭教育、溝通交流、價值觀引導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共同做好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工作。
近年來,淄博全市法院聯合檢察院、婦聯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協作機制,制訂發布家庭教育指導令19份,指引監護人科學履行監護職責;聯合民政、村居社區搭建“法院+”聯動調解&&,在全市中小學校成立62處校園安全先議辦公室,有效化解校家矛盾等糾紛90余起。圍繞校園霸凌、網絡安全教育、性保護等重點問題,向教體局、學校、工商局等發送司法建議24份,採納和反饋率達100%。自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見》以來,淄博兩級法院制定發布“關愛未成年人提示”5份,引導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當事人正確處理婚姻自由與家庭穩定的關係,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