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腰間一根防丟繩,串起生計和兒子-新華網
山東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6/04 10:22:46
來源:齊魯晚報

單親媽媽腰間一根防丟繩,串起生計和兒子

字體:

李海榮擺攤賣卷涼皮的時候,就把兒子瀚瀚用防丟繩拴在腰間。

  近日,一條短視頻刷屏山東濟寧人的朋友圈,畫面中梁山的李海榮將防丟繩係住自己與患有自閉症的兒子,邊售賣涼皮、邊照料孩子。有時孩子會突然奔跑,拉直的防丟繩扯得她生疼,但李海榮從不敢有絲毫放鬆。這一幕感動了無數人,有網友&&“剪斷了的臍帶又被媽媽給接上了”。

  擺攤處車多人多

  她將兒子拴在腰間

  “您好,天氣熱了,午飯來份涼皮嗎?”“辣椒要嗎?好的,少給您放一些”。5月29日,烈日高懸,在濟寧市任城區人民醫院附近,90後涼皮攤主李海榮不敢休息太久——一家4口的日常開銷都靠這個涼皮攤。儘管每天收入僅在100元左右,卻已佔了家庭收入的大頭。鋪開涼皮,抹上些許辣椒,放入黃瓜絲、胡蘿蔔絲、面筋等配菜,6元一份的卷涼皮便已做好。

  與其他攤主一人一攤、專注顧客不同,李海榮常一邊準備涼皮,一邊向後張望。只見她腰間有一條防丟繩,一端係住自己,另一端牢牢係在兒子身上。“我兒子叫瀚瀚,今年7歲,患有自閉症,多數情況下還好,孩子比較安靜,但情緒激動時,會打滾、撞頭、哭鬧,也會自殘傷害自己。”李海榮今年34歲,前幾年與丈夫離婚,母子倆相依為命。家中父母年近70歲,身體不好,大姐已經成家,育有兩個兒子,擔子不輕,弟弟今年25歲,也有自己的事業要忙,照料孩子的重任壓在她一個人的肩頭。

  “擺攤的地方車多人也多,怕瀚瀚亂跑危險,以前出攤我會把防丟繩係在攤位上。但有一次我正準備着涼皮,一位大姐提醒我,身後的孩子不見了,驚起我一身冷汗,找了好久才找到,想起來就止不住後怕。從那以後,我就把防丟繩係在腰上,孩子的一舉一動會帶起防丟繩的晃動,讓我能感知到。”李海榮説,孩子力氣很大,有時會突然奔跑拉直防丟繩,帶動着自己重心不穩。細細的繩子被拉直時,會扯得她腰間生出紅印,火辣辣地疼。雖然辛苦,但李海榮説,只有跟兒子係在一起時,她才安心。

  就這樣,小小防丟繩串聯起李海榮的兩個世界,一邊是為生計奔波,另一邊是放心不下的孩子,兩個世界都顯沉重,兩個世界都不能割捨。

  因為經濟壓力

  中斷兒子的康復訓練

  “瀚瀚3歲時還不會説話,跟他聊天也總是沒有回應,我們去醫院一查才知,孩子患有自閉症。”自此,李海榮便帶孩子開始了漫漫求醫路。“我們先是在河南治療了兩年,後來在任城區治療了兩年。”她還自學自閉症的相關知識,並網購相關網課、認知卡片和串珠等教具,陪孩子做康復訓練。

  李海榮説,剛開始轉回濟寧治療時,她常常上午帶孩子做治療,下午請專人看護,自己再去擺攤。“那時,我做的麻辣串生意,買菜、穿串、熬醬料,每一項都得自己來,經常從早上6點忙到第二天凌晨一兩點。如果再趕上孩子情緒激動,那才是令人感到崩潰。”李海榮介紹,轉行賣涼皮後才輕鬆了一些。

  但在精神方面,李海榮時刻緊繃着。“自從孩子確診後,我心中的弦沒有一刻放鬆。就算平常買菜時,我也要帶着瀚瀚,用防丟繩拴住我們娘倆兒。只有在家裏的時候,我才敢解開繩子。”李海榮口中的家,是她租住在任城區劉后社區的一處民房。“怕燙着孩子,家裏一個水壺都沒有。”李海榮説。

  前期的治療已花光家中積蓄,不出來擺攤賣涼皮家裏就吃不上飯,“我只能先暫停孩子的治療。”李海榮&&,她前夫的戶口在吉林,當初離婚時,因濟寧市有特殊疾病免費醫療的政策,於是自己爭得了撫養權,前夫經濟條件也不好,會斷斷續續地給幾百塊錢撫養費,不過已經很長時間沒給了。

  “有一段時間我實在支撐不住了,便把撫養權轉給了前夫。我也想過把孩子送到前夫那去,但他也無力照看孩子,只能把瀚瀚送到封閉式特殊教育學校。我實在不忍心,瀚瀚還這麼小,不在我眼前時,當媽媽的總擔心他吃不飽、穿不暖,怕他受欺負。”看著孩子,李海榮滿臉憂愁。

  當地殘聯和愛心人士

  提供暖心幫扶

  李海榮是梁山縣韓垓鎮喬李莊村民,孩子戶口也落在這裡。2022年回到濟寧後,梁山縣殘疾人聯合會為孩子辦理了智力三級殘疾人證,並告知了李海榮相關扶持政策,此外還&&了相關機構進行康復治療。

  “從2022年2月到2023年12月,孩子一直在任城區的一家定點康復機構做康復。每年的費用在幾萬元,70%—80%的費用由醫保報銷,同時縣殘聯給予補助,能夠將康復費用全部覆蓋,實現免費性康復救助。另外,每月還有200元的受訓補貼。”梁山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胡志恒介紹,本着康復一個孩子、助力一個家庭的原則,2024年,縣殘聯繼續與李海榮保持溝通,提供了在濟寧市任城區繼續做康復治療,或回到梁山縣進行康復等不同方案,供李海榮選擇。

  與此同時,梁山縣韓垓鎮民政所也與李海榮保持着積極的&&。工作人員&&,李海榮自述通過賣涼皮、抖音帶貨等方式,每月有5000元左右收入。儘管孩子患有特殊疾病,家庭比較困難,但其月收入超過低保家庭申請條件,目前不符合申請條件。

  另外,一些企業單位、醫療工作者組織愛心捐款,為這位了不起的媽媽、被病症困擾的孩子提供幫助。

  康復治療與擺攤養家

  兩難境地有望解決

  根據相關政策,瀚瀚還有兩年的免費康復機會,但2024年開始瀚瀚沒有再繼續治療。一方面是沒有人來專門看護,“我母親得過腦梗,父親年紀也大了。今年4月底,他們過來幫我,做飯、收拾家務。但孩子我不敢交給他們。”李海榮補充説,瀚瀚力氣很大,長輩們根本看不住。“前幾天,瀚瀚一下就把姥爺推倒了,幸好老人沒有受傷。萬一有點差錯,自己無力再去承擔。”

  另一方面,是來自生活的壓力。“為給孩子做治療,家裏已花光了積蓄,現在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擺攤。如果不去賣涼皮,家裏連吃飯都困難。”李海榮説,現在家裏陷入兩難境地,如果帶孩子做康復,娘倆兒就沒有生活費;帶孩子一起生活,就沒辦法帶他去做康復。生活艱辛,一想到以後,李海榮更是憂慮,“現在孩子年紀小,我還能管得了,等孩子年紀大了,我該怎麼辦呀?”

  不過,李海榮沒有更多時間考慮以後。下午1點左右,李海榮賣完了涼皮,她準備回家吃午飯,補補配菜。下午4點的時候,再去草橋口擺攤。

  5月31日,胡志恒致電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當日上午他從梁山趕到任城,與李海榮碰了面。“我們了解到李海榮目前的困境,聽取了她的意見。隨後在任城區找到一家康復機構,對方願為瀚瀚進行免費治療和託管。”李海榮&&,她會抽時間去看一看,如果合適,會為瀚瀚辦理康復治療。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